•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 红红火火闹元宵 > 正文
福建连城“客家狂欢节”:“走古事”闹元宵

2015-03-04 15:24:04 来源:中新网    我来说两句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具有“客家狂欢节”之称的罗坊走古事共七棚,分为忠、义、仁、智、信、礼、和。每棚古事由房族内挑选十岁左右的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护将。扮主角的男童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有铁圈固定,扮护将的男童坐在轿台上,似手托主公,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装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杠,每棚约四百余斤,须用22名抬夫。走古事,着重于“走”,先在陆地上跑,再下到河水中走。在数以万计的乡民和来客的呐喊助威声中,一个个精神振奋,呼喊着奋力奔跑,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展现奋勇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并以此教育、激励后人。黄水林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对走古事扮演的男童化妆。吕明 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古事在小巷里。吕明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扮演走古事的孩童准备就绪。吕明 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走古事在河里你追我赶,竞争激烈。吕明 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村里八旬老人敲锣提醒各家各户走古事开始。吕明 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抬夫不惧寒冷在水里走古事。吕明 摄

2月23日,中国传统元宵佳节,福建连城罗坊乡客家民众“走古事”闹元宵。图为参加走古事的彩旗队。吕明摄

相关新闻

长汀童坊:抬谷神 闹春田

前天,龙岩长汀县童坊镇举林村的村民们在水田里抬着谷神关公塑像“闹春田”。

每年正月十二、十四,该村村民都会把象征保苗丰收的谷神——关公塑像抬到上年收成最好的水田里奔跑,俗称“闹春田”。开始时由四个青壮年抬着谷神“闹春田”,有人摔倒后,就快速换上另外四人抬谷神,接着奔跑,打转。随着活动渐入佳境,抬谷神的人越来越多,直至数十人,场面非常壮观。最后,村民们捧起水田的泥浆,追打嬉戏,跑得最快、坚持最久的村民获胜。

长汀“闹春田”民俗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地村民通过这种活动,欢闹元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修永清 摄影报道)(来源:东南早报)

连城姑田:游大龙 喜到人间

昨日下午,龙岩连城县姑田镇,声势浩大的“游大龙”民俗活动正式上演。“大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一派“龙游大地,喜到人间”景象。“姑田游大龙”已有400多年历史。

(李友茂 摄影报道)(来源:东南早报)

其它热图

文明花开香满城 三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侧记

十年“赶考”文明路 武平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青运会福州赛区志愿者报名系统启用 将招募1万人

晋安区小学开学第一天:话家风、记家训

厦门:城市义工倡导文明旅游 传播文明风尚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