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国网诏安县供电公司运检工区配电应急抢修班班长许惠彬家里。一楼客厅的墙上无窗,天井没能让明媚的阳光完全投映进来。许惠彬给采访他的人泡茶,但水还没开,就有几个报修电话打进来。许惠彬说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做的也是平常事,他说全公司500人,至少有300人都做着跟他一样的事。在不停接电话的空当,许惠彬讲述他的故事。
“忠诚自己的事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业;就是当代的雷锋钉子精神。”
1991年,技工学校电工专业毕业的许惠彬成为了国网诏安县供电公司的一员,从此他勤学专业知识、自学电脑,逐渐从一名普通员工成为一名管理人员。
作为国家电网人,许惠彬把对事业的忠诚写进自己平凡的人生中。20多年来,许惠彬一直奋战在电网一线上。辖区154台公变、197台专变,37600多户用电户以及巷头线、接户线的位置、容量、运行情况、涉及的用电户等,他都一清二楚,熟记于心。为了不耽误客户的“求助”,许惠彬随身配带两部手机,一部是私人电话,另一部是专门接客户电话用的。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客户一个电话,他都尽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处理,直到故障真正排除了,才放心回家。在每一次抗台防汛、迎峰度夏、重大活动等保供电工作中,他和同事都坚守在一线,当看到供电安全、群众用电正常时,许惠彬心里比谁都高兴。
2008年春节前夕,闽西北遭受历史罕见的冰灾重创,许惠彬主动请缨参与支援建宁抗冰抢险保供电工作,并担负起修复重要线路10千伏武调支线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工作。在参加抗冰的13天时间里,他每天天蒙蒙亮就起床,走在满是冰雪的山路上,指导施工人员想方设法修复受损线路,监督安全施工,与同事们一起坚持在工地吃简单的午餐,每天都到傍晚天黑才收工,提前6天完成受损线路修复任务,为灾区群众送去了光明和温暖。同年7月,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许惠彬又主动报名参加“奥运保供电”,在接受组织上的严格考核后,成为赴京“奥运保供电”的一名技术员志愿者。在70多天时间里,他不分昼夜,与同事一道坚持巡视在比赛场馆外60公里外的输电线路和180多座铁塔之间,用心巡查,及时消缺,不放过一个隐患,保证了比赛场馆的供电畅通,圆满完成奥运保电任务。
“心里总想着别人,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这个过程带给自己的是感动和快乐!这就是雷锋精神。”
许惠彬第一次帮助老人是在结婚前,那时,他经常往未婚妻陈少珊家跑。陈少珊家住梅洲乡梅洲村,父亲是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前来问诊的人很多。闲聊中,准岳母提到一对老夫妇家里灯不亮了,儿女不在家,一直找不到人修,许惠彬说他懂,去看看。老夫妇叫吴文生、黄秀刘,许惠彬与他们相识21年,也结缘21年,每次到岳父家,许惠彬都会拐道来探望,陪老人聊聊天,给老人送上大米、食用油,留下点生活费。
许惠彬说,由于家境贫困,他从小饱尝生活的艰辛,所以特别同情生活有困难的人,总想着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过得好一些。平常抄表、收费、检修,跟辖区的百姓交流多了。一些老人家交不起电费,许惠彬就先垫付,碰到老人家里线路有问题,他就帮忙处理,其实,那不是电力部门的作业辖区。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许惠彬把帮助老人的优良传统带到抢修班,在他的带动下,抢修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非工作区域的电路,老人家的要修;拖欠电费的,老人家的要先垫付。许惠彬不想让手下的员工出这个钱,让他们把单子拿给他“报销”,但大伙儿很少跟他提起这些事。
俗话说,一个人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许惠彬把帮助他人当成快乐幸福的事情坚持了下来,几十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当好人,向社会传递爱心“正能量”。先后获得了福建省首届基层“最美人物”的最美志愿者;福建省首届优秀志愿者;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陈丽明)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