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文明要讯
  • 道德建设
  • 文明创建
  • 志愿服务
  • 未成年人
  • 我们的节日
  • 人文福建
  • 文明网校
  • 域外文明
  • 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
  • 来稿选登
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诚实守信 > 正文
阳寿生:用奉献唱响赞歌
http://wmf.fjsen.com 2014-12-02 16:34:11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阳坊教学点原先叫阳坊小学,地处嵩溪镇最偏远最艰苦的地方,当地人俗称这里为"高地",海拔1000多米。10多年前,从这里外出,只有一条靠步行两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当年他就从这里开始自己的教师生涯,从此,他与群山为邻,与清泉为伴,再没离开过他的三尺讲台,至今坚守着家乡父老那句"村里的娃外出上学不易,能帮衬着教他们读点书、识点字"的朴实话语,一教便教了37年。37年,从一个踌躇满志的有为青年到步履渐慢的花甲老人,他失落过、犹豫过,但一看到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双眼,听到他们整齐却略带稚气的读书声,他知道孩子们需要他,"高地"需要他,唯有坚持,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家乡父老的承诺。

当时的阳坊小学环境不好,教学楼还是用黄土和竹篾夯起来的三间土屋,简陋的教学条件让阳寿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有的凳子三条腿,有的二条腿。"阳寿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维修,较难修的就在双休日搬回家里修。"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向学校要过一分维修费。"他自豪地说。他还就地取材,利用木棍、竹片等材料,制作了不少土教具,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之后他的"野心"越来越大--要为孩子们建一座新校舍。他上跑市、县,下联乡镇,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级行政单位,从国企到诸多乡镇企业,钱从几万到几百,物资由几车水泥、砖头到几捆装修线缆,他就靠自己一步一脚印筹集而来。没工人怎么办,他把事情向村书记一说,第二天村书记带着村里所有的壮劳力来找阳寿生报道。3个月之后,一座2层的新教学楼拔地而起,还接通了自来水,极大地改善村里小学的教学环境。

当时农村经济不好以及家庭观念问题,孩子们除了生活条件差,学生辍学的现象也非常突出。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阳寿生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辍学孩子家中作走访动员,实在拿不出钱的家庭,他会先帮孩子垫上学费。那时候,他还是民办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6.5元,学杂费从一开始的2.5元到后来的近百元,他自己也记不清垫过多少个孩子的学杂费,更不知道哪些孩子还了,哪些孩子没还。虽然在垫学费上阳寿生算了糊涂账,但教学上他一点都不含糊,在被劝回读书的学生中,有一个叫江学忠的孩子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如今博士毕业留美深造。

1989年春,他6岁的儿子因右手拇指和食指被炸住院。当时任毕业班班主任的他,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复习,只能让妻子在医院陪伴。2013年秋天,他的妻子在田里干农活时不幸摔倒,小腿骨折住院。由于学生要开学报名注册,他也只能先回到学校。与阳寿生同教一年段的另一个班的数学老师患肾病,住院2个多月。为了不影响这些孩子正常上课,他就自己一人承担这两个班的所有课程。对孩子们严谨的教学态度,曾使得他带的班级多次在全镇甚至全县统考中获得第一名,也曾经一度使其他村的孩子因为他而转到阳坊小学来。

阳坊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多年来,随着村民逐渐往山下搬迁,学校规模不断缩小,并由于阳坊小学的环境恶劣,导致许多教师不愿意留在阳坊小学担任教学工作,是阳老师用他的善良为家乡留住了更多的老师。这种恶劣条件下,阳寿生作为本村人唯一能做的就是逢年过节把这些外地老师叫到自家吃饭,而对新来的老师更是倍加关心,刚开始教书的前一两个月就像自家人一样,每餐都把新同事带回家吃饭。

如今,已到花甲之年的阳寿生,仍然不忘当初家乡父老的嘱托,还说"自己是这个地方的人,就想为这里的孩子做点什么,既然当了他们的老师,就希望他们完成学业,走出大山。"他表示只要村里有一个孩子愿意来学校,他都要继续教下去。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 2014-11-27病重老人深夜独坐街头 暖心好人陪伴送其回家
  • 2014-11-25请为好人点赞
  • 2014-11-25让“好人会有好报”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
  • 2014-11-25好人邵建波用大爱推动社会的文明
  • 2014-11-25"好战士"荣登"好人365"封面人物 福建全媒体融合报道
更多>>视频现场

第157期《“傻子”的幸福》

第156期《工业区里的“学习屋”》

第154期《快乐的“勇哥”》

第153期《小巷里的原住民》
相关评论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
福建省政府福建人大网福建省政协网省委统战部福建网信网福建省委编办福建省直机关工会工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司法厅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生态环境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总工会福建共青团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福建文艺网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省烟草专卖局福建广电网络集团省食药监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卫健委省民政厅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厅省税务局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气象局省烟草专卖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福建分公司中国人寿保险福建分公司省移动公司省联通公司省电力公司省邮政公司
福州文明网厦门文明网漳州文明网泉州文明网三明文明网莆田文明网南平文明之光龙岩文明网宁德文明网平潭文明网
东南网福州新闻网厦门网泉州网漳州新闻网宁德网
  • 关于文明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