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邓冬梅与许维民喜结良缘。冬梅目睹婆家兄弟姐妹多,家境困难,决定移风易俗,婚事简办,一份彩礼也不要。她的通情达理受到乡亲们的称赞。婚后,为照顾年逾六旬、体弱多病的公婆,她主动与公婆共居生活。温柔贤慧的她不仅包揽煮饭、洗衣、喂猪等所有家务,而且还下地帮忙农活。公婆不识字,文化生活寂寞,冬梅硬从牙缝里攒下60多元,买了一台大收音机,公婆笑开了脸,乐开了花,高兴得跟孩子似的。一年后,冬梅生育一子,合家老小更是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先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公公又身患脑血栓。经多方治疗,病情虽有所好转,但却留下单瘫、失语等后遗症。她担心婆婆侍奉公公,身体吃不消,心里十分难过:“公公病倒了,可别又累坏了婆婆。”于是,她毅然辞去任教12年的村小代课工作,全天照料二位老人。为了公公治病,她倾其所有,不仅花光全部积蓄,而且还背负数千元债务,问诊的大小医院、诊所不下20余家,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从不轻言放弃。可就是这样的努力,也还是没能留住老人。2004年,照料10年的公公与世长辞,享年79岁。临终前,老人拉着儿子的手喃喃自语:“有这样的好儿媳,我这辈子知足了!”
公公去世后,婆婆霎时苍老许多,终日愁眉不展,茶饭不思。冬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让婆婆减轻悲痛。白天,她发动平时和婆婆卿得拢的亲朋、邻居,不时看望婆婆,与婆婆促膝谈心;夜晚,她呵护在婆婆身边,讲一天的趣闻,伺候婆婆安睡。婆婆虽已逾古稀之年,但喜好针线活。冬梅灵机一动,陪婆婆纳鞋垫、织围巾,分散她的注意力。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婆婆终于走出心灵的阴影,对晚年生活充满信心。 婆婆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穷苦人,贫寒日子使她落下胃病、心脏病、神经衰落、风湿腰腿痛等病根,尤其是风湿疼痛常让老人苦不堪言。冬梅四处求医,特意购买专治风湿病的“孟氏拔罐”和药膏,按摩部位,减轻老人的病痛;每餐换着花样,满足老人的饮食喜好,调剂营养均衡。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一次外出散步时,婆婆不慎摔断腿骨,从此瘫痪卧床,加之患有脑萎缩,导致大小便失禁。冬梅一如既往,对婆婆更是关爱有加。每天为婆婆洗脸梳头、侧翻擦身、喂食汤饭、端屎端尿,从不嫌脏嫌臭;每隔一段日子为婆婆理发、剪甲、换被褥,保持卫生整洁。婆婆久卧在床,从未得过一个褥疮。老太太虽然长年卧躺,但心态依然乐观豁达,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冬梅无微不至的悉心呵护。婆婆打心眼里喜欢儿媳妇,常对探访的亲戚邻里夸奖道:“冬梅待我比亲女儿还亲。”邓冬梅的德行有口皆碑,传为佳话。2010年,这个温馨幸福的家庭被龙岩市委文明办、妇联评为“五好家庭”。
20年的朝夕相处,婆媳之间从未红过脸,甚至连品性、生活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性格相近、爱好相同、就连吃蔬菜、肉类的口味都相差无几。婆婆常说“我儿媳妇的习性真是随我呀!”20年的耳濡目染,使孩子从小也学会孝顺老人,平时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寒暑假期,时常陪奶奶说笑,逗奶奶开心;逢年过节,不忘给奶奶捎上小礼物。2014年春节,冬梅特意安排拍照全家福。88岁的老太太乐滋滋地让冬梅把她从床上扶坐起,依次与孙子、儿子、儿媳合影。望着和睦的全家福照,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20年的农家媳妇生活,使邓冬梅对“孝顺”含义有独特的深刻理解:儿女为父母买好吃、好穿、好用的物品是“孝”;老人不太讲究吃穿用什么的,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是“顺”,让老人保持心气好,比啥都重要。朴素无华的她是这么想的,简单平凡的她也是这么做的,用无私的真心付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美誉。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10-07山东孝子拉板车载母亲逛景区 欲辞职照顾母亲
- 2014-09-29丈夫患白血病妻子剃光头进无菌舱照顾 感动万千网友
- 2014-09-24用爱和行动诠释孝顺:好儿媳照顾中风公婆23年
- 2014-09-2271岁老人照顾九旬岳父母几十年 孝心孝行演绎无限温情
- 2014-09-05林英红:15年坚守完成照顾重病老同志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