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学院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7月10日,我院精神文明创建办公室举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论坛。按院精神文明创建领导小组要求,教研室龚继民、张耀影、刘晓楠三位教师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首次尝试由三位教师就同一课题同台竞技演讲,分别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进行系统而生动的讲解,同时学院其他同志现场进行互动点评。三位教师的授课逻辑性强、条理清晰,通过古今中外的各类鲜活事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抽丝剥茧,使全院教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世今生、重要内涵、现实指导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龚继民老师阐述了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特色、主体和方向,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联系,提出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密结合统—战线,巩固和夯实统一战线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
张耀影老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社会层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讲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词语的深刻含义和其深远意义,提出自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公正是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治国方略,一定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内解读这些概念。
刘晓楠老师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灵魂,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进程。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道德以及个人的德性品格这几个方面,通过大量生动事例强调了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民,应当具有的核心道德价值,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受到三位教师讲课启发,讲授结束后,教职工纷纷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识以及对这种全新授课模式的别样感受:陈宜安副院长难掩激动,她指出,本次论坛是福建社院教学改革创新的一次重要的尝试,为学院今后教学的大发展大繁荣开创了良好的局面;教研室主任陈裔金同志认为三位教师克服了时间短、内容多等困难,用紧贴现实的内容和充满热情的语言展示了社院教师的形象,体现了社院教师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
院党组书记李韧在论坛上总结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福建社院的“北斗星”,指引学院的改革发展;要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要让社会主义学院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学院每一位干部职工和学员的心灵。李韧书记同时对学院全体教师和干部职工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学院以本次论坛为起点,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学习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并把它当作行动的指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争取做到知行合一。二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院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支撑。三是要让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成为学院办学培训的灵魂,今后学院教学内容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教师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不断优化教学设计。(省社院《简报》2014年第十五期)
![]() |
![]() |
责任编辑:金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