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这天,几乎各地都组织了敬老活动,外地的孩子会打个电话问候在家的父母。这一天,或许很多老人都感受到了爱心的温暖,但节日的欢腾过后,一个必须直面的现实是,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最为突出的是农村老龄化问题,因为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且调查显示,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养。
很多农村留守老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堪忧。子女外出务工,留守老人不仅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承受沉重的劳动负担,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在农村,你会看见不少老人还在田间烈日下耕作。有的老人则靠卖小菜、打零工、捡废品勉强生活。一向讲究颐养天年的我们,都憧憬晚年能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面对这令人心酸的场景,当家庭养老已经不可承受老龄化社会之重,我们是否该做点什么?
是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也不是从未开启,参保试点工作已经开始,农村老人60岁以后每个月可领55元的退休金,医疗保障范围也覆盖到了乡村,这当然是好的开端,但制度准备不足、老龄保障和服务发展滞后,却仍然是现实存在的难题。网络上流传的一个反映农村老人一天的生活的热帖,那段据说是写在养老院墙壁上的文字,为什么会引发许多网民的关注和转载?因为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孤独的农村老人的影子在晃动。在农业大国里,我们都是农民的孩子。
都说城市应该反哺农村,但在养老问题上城乡倒置现象却较为突出,虽说村民耕田与工人做工,在劳动创造财富的根本性质上并没有差别,但退休后的工人能拿到的养老金至少可以保证基本生活需要,至于事业单位、国企的退休老人,则可以保证生活富足,而像电力等垄断企业那就另当别论了。这些老人当然都是居住在城市,而农村的老人则面临空巢、身体状况差、生活来源单一、缺乏保障等问题。这种差异可能直接导致了我国养老体系的建设更为复杂,从而进展缓慢。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