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委文明办、厦门日报社和厦门晚报社共同主办的“感恩生活 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自去年6月发起已成功举办了近60期活动,征集社会义工千余人,做义工已成为许多厦门市民的生活方式。前日,介绍思明区城市义工的文章《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用最初的心做最好的事》登上了中国文明网的要闻栏目,城市义工的精神从厦门走向了全国。
这篇文章还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搜狐、凤凰、网易等各大网站转载。省委文明办领导认为,该文较好地展现了厦门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进一步发挥了宣传工作正能量作用。
(戴懿)
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 用最初的心做最好的事
厦门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一年来举办了近60期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
福建日报讯(记者 卢超颖 徐嵘)在厦门的中心城区,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用爱心、耐心和恒心,扶危帮困助人为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思明城市义工。思明区自去年6月发起“感恩生活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近60期活动,征集社会义工千余人,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次。如今,做义工已经成为许多厦门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播撒志愿精神的种子
持续不断的思明城市义工活动,让志愿精神在厦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流淌着。
“今天天气好,还有爱心司机,出来走走好啊!”王老先生笑呵呵地说。6月29日上午,10辆坤驰公司的“敬老爱心车”的士载着包括王老先生在内的12位老人,游览了环岛路和五缘湾湿地公园。
此次出行前,的哥们给每辆的士贴上了车号,便于老人识别;还安排了一名医护人员和一名社区工作人员随行,保证老人们的出行安全。王老先生今年已经73岁了,自从退休后就很少出过门。这次游览,让他感受到五缘湾一带巨大的发展变化。老先生说,最近他也加入了思明城市义工队伍:“虽然年纪大了,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可以拿起照相机,拍拍厦门可敬可爱的义工们。”
志愿服务向专业化发展
从关怀孤困儿童,帮助福利院老人,关爱残疾人朋友到参与公共文明引导……“思明城市义工周年回眸成果展”上一张张无声的照片述说着动人的故事。随着志愿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拓展,思明城市义工活动逐渐走上了专业化道路。
新景地集团助残志愿服务队的义工们有着一项共同的技能——手语。“通过学习手语,我们可以与聋哑残疾人朋友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义工杨两山说。
除了助残和“爱心车”志愿服务队外,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还相继组建了社区志愿服务队、公园志愿服务队、文明旅游志愿服务队、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红领巾”志愿服务队等10支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义工杨冬梅说,社区志愿服务队的任务就是结合社区群众的需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时可能仅仅是一个拥抱,但是我们希望传递的是一种快乐”。
志愿精神薪火相传
在轮渡码头公交站,常常能见到一位义工老人,不知疲倦地为游客们引导指路。他名叫蓝永生,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蓝爷爷。65岁的蓝永生和54岁的尤素英、42岁的于泓成了轮渡文明引导服务点的“铁三角”,他们用行动感召了一批批年轻的90后学子。
李文辉是工商旅游学校的一名学生。每逢周六,李文辉和他的同学们总是坐上头班公交车,从岛外来到轮渡文明引导服务点帮忙。“这些孩子太懂事了,不管刮风下雨都会来帮忙,就像我自己的孙子一样。”蓝永生说。
“用最初的心做最好的事”,这是8个月的义工经历带给李文辉的感悟。“我为自己是一名思明城市义工而自豪。”李文辉说,“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更多的学弟学妹们带到服务点上来,加入思明城市义工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