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帮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共建文明单位支持结对村建设,捐资、捐物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各结对单位投入100多万元帮助农村解决道路、饮用水、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交通局拨出专款4万元,积极帮助台溪村改善公路基础设施条件;三钢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2万元用于岩兜村农民公园修建;市国税局出资1万元和20吨水泥支持饱饭坑村道路平整、拓宽等项目;市地税捐赠资金2万元,支持孝坑村水冲式清洁公厕建设。特别是在我区部分村镇遭受洪涝灾害,为抵御灾害,结对文明单位雪中送炭,给予及时帮助,为各村的抗洪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三明城区烟草公司给砂蕉村烟农送去肥料和2台培土机,帮助恢复生产,平均为每一户烟农发放救灾款5000元;市总工会出资1万元帮助连茂村灾后重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三明分公司赞助价值1万元的水泥帮助上街村修渠、修路,并出资5000元灾后重建;中国农业银行三明市梅列支行出资6000元用于救灾;市农行、市残联、公交公司等单位为结对村捐助各1万元用于灾后重建。此外,多数结对单位还利用节假日、党员活动日、义务奉献日到结对村开展义务劳动,进行村容整治,农村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同时,辖区文明单位积极也开展“结对济困”活动,解决农村贫困家庭的生活及子女学习等问题,切实为贫困家庭办实事办好事。据统计,近年来,共有200多个文明单位与特困家庭结为帮扶对子,捐资100多万元。
道德育农,促进农村乡风文明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开展结对共建的重要内容。文明单位深入结对村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结合自身的文明创建经验,进行政策法规、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深入浅出地向农民传播现代文明理念,传授健康生活知识,倡导敬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社会新风尚,引导村民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赌博等落后思想和陋习,促进了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梅列区自2009年9月在洋溪乡启动“文明墟场”创建活动以来,区直部门经常组织在墟日开展“三下乡”活动,文艺演出、农业技术咨询、“身边好人”事迹图片展、义务体检、理发等活动,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欢迎,以“文明墟场”创建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以“争当文明市民、建设五好家庭”、“争创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在全区农村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创星评户”活动,评选星级示范户100多户、“信用户”近100户,全区共评出各种类型文明户(示范户)600多户,各种创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农村乡风文明的形成。
![]() |
![]() |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