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90后学生团体入选“感动中国2012候选人物”(图)
http://wmf.fjsen.com 2013-03-26 17:58   来源:厦门日报    我来说两句
            爱心聚集

收集废品、自掏腰包、拉来赞助共4万余元,全数支援地震后的贵州毕节南沟村小学

在厦大,若是问起“爱在乌蒙”,知道的人并不多。但不少人还记得去年夏天,政治系有批学生,总是拖着麻袋上门收废品,说是换的钱会捐给乌蒙山区的孩子。那55个拖着大包小包,往储物柜塞废瓶的学生,正是“爱在乌蒙”的成员。

“爱在乌蒙”队长唐光耀,是政治系大三学生。今年初,他和同学商量想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全班55个“90后”一致决定先捡废品筹钱,再去帮助山区孩子。

“厦大常有游客参观,不时有一些废弃水瓶,我们就分头在校园、周边景点捡废品。”有学生笑着说,刚开始总是有些不好意思,怕遇见熟人,可到了后来甚至比谁捡得多,有人更是把收集废品当做习惯,宿舍橱柜门一拉,就掉出一堆矿泉水瓶。

做公益的动力和相互间的鼓励,让这55个孩子坚持了下来。半年时间,他们共收集废瓶28000多个、废旧军训服175套,废旧书报数百斤,合计筹措资金3100元。

7月,贵州毕节地震的消息传来,很多学校倒塌,同学们就把支援目标锁定了贵州毕节南沟村小学,成立了18人的“爱在乌蒙”援助队。他们自掏腰包,筹了17360元,又从建筑公司拉来了27000元赞助金。在两名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开往乌蒙山区的南沟村小学的列车,决议帮学校修建篮球场和图书室。

远赴乌蒙

8天,每天工作14个小时,18个大学生给南沟村小学的孩子们建起了篮球场和图书室

从厦门到乌蒙山区,需要乘坐30多个小时的火车,再转乘两次汽车,总耗时两天两夜才能抵达。小唐说,从他们住的清水镇到南沟村小学,还有7公里的路程。“距离很远,我们每天都要早起,晚上很晚回来,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

8个14个小时,同学们在忙碌的,就是为这里的孩子建起一座图书室,再打造一个篮球场。

第一天,他们就选好一间旧教室做图书室,去村里找了个木匠,打了7个木质书架,却没叫人家刷上漆。“因为油漆含的化学元素太多,怕损害孩子们健康。”小唐说,书架搬进教室,他们就去找了一些塑料纸,一层层把木头裹起来,“一来看上去美观,防止小木刺扎到孩子,还能保护书架。”他们还去镇上买了200多本小学生读物,分年级摆上了架子,按年限和类别编码,一一告诉孩子们怎么查找。

最辛苦的是建篮球场。18个人的队伍里有11个女孩子,很多还是城市里长大的,从来没下过工地的她们,这会成了起早贪黑的工人。运输篮板,买水泥、筛沙子、搬砖头、搅拌水泥……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天黑。8天,篮球场终于完工。“从平整地面到最后一环浇混凝土,我们都是亲自做,那几天天气很不好,总是下雨,我们总是返工。”提起当时的经历,小唐很是感慨,这些辛苦也成了他们的成长财富。

小唐憨厚地笑着:“这篮球场,我们可是按照国际标准打造的。”

责任编辑:金婷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