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呼唤“永远的雷锋”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孙铁翔 华春雨 张辛欣) 雷锋入伍通知书,雷锋自制的矿石收音机、模拟驾驶台,唯一一份雷锋声音……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之际,“永远的雷锋”大型主题展览3月4日起在中华世纪坛开展,在人们心头再次唤醒关于一位年轻战士的回忆。
“永远的雷锋,永远的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向善向上向前,积聚起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正在此间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纷纷呼吁。
学雷锋:为什么会忽“冷”忽“热”?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道德标杆。
50年前,雷锋成为那个火热年代的标杆。
今天,郭明义等一批批道德模范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成为当下的“活雷锋”。
当学雷锋之风刮过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发现雷锋精神依然闪光如初,但是学雷锋却显现出忽“冷”忽“热”的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新华医疗器械集团董事长赵毅新说,常常是在“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来到的时候,全社会就像上了闹钟一样纷纷行动起来学雷锋,可纪念日一过,“雷锋”也慢慢地淡出了公众的视野。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有些被‘神化’和‘标签化’的‘雷锋’让普通人觉得离现实生活很远,让人难以‘靠近’,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对学雷锋的‘冷思考’。”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说。
事实上,当前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同时对雷锋与雷锋精神的描述和传承也悄然发生变化。
为了写好《离开雷锋的日子》剧本,全国政协委员、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编剧王兴东曾4次去铁岭市登门采访乔安山,并走访了雷锋班的多位战友。他深有感触地说,雷锋精神的魅力来自生活、来自平凡,只有“平凡人”的雷锋才是全国人民都可以学、都容易学的道德楷模。
王兴东说:“如果我们继续坚持把雷锋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只会让现代人对学雷锋和雷锋精神望而却步,让雷锋回归那个具体的人,那个平凡的个体,应该更加有助于人们理解和传承雷锋精神。”
“做好事反被诬陷或被嘲讽的现象也是影响学雷锋热情的原因之一。”来自雷锋故乡的湖南省委党校教授艾医卫说,这种现象有很强的放大效应,容易让人们本能地‘保护’自己的行为和利益,从而用抵触或回避心理面对学雷锋。”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3-01-15向善力量 大爱榕城
- 2013-01-142012年福州社会记录:向善力量 大爱榕城(组图)
- 2013-01-08腾曼瑜:舍生取义,"向善"的精神永存
- 2012-12-31童心向善:200张1元钞票 7岁娃捧来大半年零用钱
- 2012-12-06隐形好人 向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