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庄民间艺术园里游人如潮 (陈小阳 摄)
又是一年上元时,万人空巷赏花灯。昨日,2013年元宵灯会现场观灯者如潮,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约有30万市民和海内外游客走进中心展区和两个分展区,倾情参与元宵盛会。
今年元宵灯会中心展区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一,为了分流观灯潮,主办方还特意将灯会比去年提早一天亮灯,引导部分市民白天赏灯,但还是有如潮的人流涌入灯会现场,至昨晚10时30分记者发稿时,灯会现场仍有如织的人流兴趣盎然地观赏花灯。今夜是灯会最后一夜,市民仍可到现场赏灯。
佳期如约赏灯成过节时尚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昨晚近7时,记者一走进2013年元宵灯会中心展区,便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里的“灯烛之盛”不仅仅指花灯,还有赏灯的人潮。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昨晚前来赏灯的有不少初次体验者,但更多的是老“灯迷”。在赏灯人潮中,记者发现了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青年男女,他们别具特色的传统服饰与满街古典的花灯相映成趣,人灯相映,吸引了不少赏灯者围观拍照。原来,他们是汉服社的青年男女,该社社长陈晶晶说,元宵灯会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相约聚会的美好日子,元宵时青年男女们会穿上美丽的汉服上街赏灯,以求觅得意中人。现在逛灯会,当然已不再是为了“觅得意中人”了,但穿上传统服饰上街也是特别时尚的事情。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几乎是年年参加元宵灯会,“闹花灯”已成为泉州市民过元宵的最佳选择,邀上亲朋好友倾情享受元宵盛会成了过节时尚。
倾情打造泉州文化“嘉年华”
白天千年雅乐刚在泉州南音艺苑唱罢,晚上《陈三五娘》又在梨园古典剧院上演,在灯会的中心展区,市民不仅看花灯,还听雅乐、看戏、品美食,创造了花灯、工艺品和儿童玩具的商机,经过多年打造,泉州灯会已经逐渐被打造成为泉州文化的“嘉年华”。
“一年元夕一回换,怪听声声卖古灯。”这诗句描绘的是过去泉州元宵佳节的景象。过去的老泉州,只要是会糊纸的人,一般也会糊花灯,元宵佳节时就自制花灯卖。在中心展区街边卖花灯的李丽冷女士乐坏了,如潮的人流,让她的花灯生意十分火爆。
“灯会”是泉州元宵节的经典保留活动,长久以来,元宵夜,古城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市民王大爷说,元宵猜灯谜、赋灯诗等都是很好的娱乐项目,今后可以适时再增加一些项目,丰富泉州元宵灯会的内涵。
(本报记者 陈智勇 实习生 吕辉娜)
蔡国强携国际建筑大师逛灯会
盖里与蔡国强一起逛花灯 (张九强 摄)
昨晚7时许,在泉籍艺术家蔡国强的陪同下,国际著名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先生一行走进泉州市区新门街,兴致勃勃地逛灯会,与泉州人民一道体验泉州元宵灯会这一文化盛宴。
蔡国强
花灯也是艺术灵感的源泉
逛灯会是盖里此行的第一站,他一下飞机便直接来到灯会展区。走进灯会现场,盖里对满街流光溢彩的花灯与新门街两侧别具特色的建筑群十分感兴趣。一路上,他与蔡国强一会儿坐在公交车停靠站欣赏花灯,一会儿又在街边露天咖啡店小憩,静观如潮的赏灯人流。若按照中国农历年计算,84周岁的盖里先生属蛇,恰逢本命年,因此蔡国强特别邀请盖里在元宵佳节当日来到泉州,与他泉州的家人们一起共度元宵。
蔡国强走进元宵灯会,许多快乐的记忆都被打开了,他说自己小时候最喜欢逛灯会,还自制了五角灯和润饼(闽南语)灯等小花灯,乐趣无穷。泉州花灯等文化元素,为他的艺术生涯打下很深厚的根基,此前,他已把花灯运用在自己的不少作品中。
“以前泉州灯会规模没有这么大。”蔡国强说。当得知从去年起泉州元宵灯会开始在开放的街区举办,以此方便广大市民赏灯时,蔡国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他说就在本月初,他的大型个展《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在巴西拉开序幕,作品与巴西狂欢节融为一体,十分有趣。他十分看好泉州元宵灯会,认为可以逐步打造成为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盖里
要将最棒的作品留在泉州
盖里此行旨在通过进一步了解闽南文化、泉州风貌,寻访古城建筑情况,为深化泉州当代艺术馆(暂名)项目设计方案,同行的还有他的三名合伙人和两位建筑师。
蔡国强与盖里结缘于其在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的个展,他们相互欣赏艺术上自由自在的风格、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与不受束缚的思考。蔡国强如此青睐盖里的原因,除了盖里先生的艺术成就外,更因为盖里始终坚持人文的情怀与对工作的认真执著。直到今天,盖里仍然坚持从素描开始,手工制作模型,一个曲线、弧度,都通过手工完成,这样可以将建筑的生命力通过人来表达,而不是简单地用电脑画图。
《名利场》杂志2005年对包括11位普利兹奖得主在内的52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一致认定自1980年以来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为弗兰克盖里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
此次盖里二度访泉,表达了老先生对蔡国强的欣赏、信任与友谊。在中国农历蛇年元宵来到泉州,与蔡国强的家人和泉州人民共度团圆节,而寻访结束离泉的后一天恰恰是老先生本命之年的生日,这些与泉州古城的缘分,促使盖里先生计划将自己艺术生涯最具人文情怀的作品献给泉州。
盖里在赴泉之前在给蔡国强的信中写道:“我坚信这将会是我职业生涯最棒的作品,并且它只能发生在泉州!”
(记者陈智勇 实习生吕辉娜 通讯员钟立敏)
相关新闻
2013年元宵灯会最佳花灯评出 本社选送花灯《人物造型灯》荣获优秀奖
本报讯(记者陈智勇 实习生吕辉娜)昨日,2013年元宵灯会最佳花灯和优秀奖出炉,《青花彩虹灯》等10盏花灯荣获最佳花灯,泉州晚报社选送的《人物造型灯(对灯)》等15盏花灯荣获优秀奖。
在灯会期间,市文广新局组织专家先后赴中心展区和两个分展区对参展花灯进行逐一评选,最后确定最佳花灯和优秀花灯,这些花灯代表了我市花灯艺术继承和创新的最新成果,有的以创意取胜、有的以制作工艺取胜、有的以新材料运用取胜,均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荣获最佳花灯的是:《青花彩虹灯》(选送单位:泉港区,作者:许谦慎)、《鼓舞中华座灯》(选送单位:泉州市艺术馆,作者:吴祖祥)、《彩扎刻纸双亭电转灯》(选送单位:泉港区,作者:陈晓萍)、《双鹅戏莲座灯》(选送单位:泉州市图书馆,作者:吴祖祥)、《刻纸料丝宫灯》(选送单位:泉州市非遗中心,作者:许谦慎)、《青花彩虹灯》(选送单位:丰泽区泉秀街道办事处,作者:许谦慎)、《麒麟造型灯》(选送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分行,作者:陈晓萍)、《刻纸花篮灯》(选送单位:中国农业银行泉州分行,作者:吴祖祥)、《刻纸花瓶灯》(选送单位:丰泽区组织部 丰泽烟机厂,作者:黄丽凤)、《闽南风情座灯》(选送单位:泉州市委宣传部,作者:杨铭)等。另有15盏花灯荣获优秀奖。
精彩活动真够多 欢庆元宵乐陶陶
昨晚,泉州市区新门街灯会主展区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陈英杰 摄)
核心提示
昨日是元宵佳节,市区花灯展和歌吹漫步等活动继续举行。许多人从各县(市、区)赶到市区,或观赏花灯,或观看歌吹漫步表演,或欣赏书画展。各处喜庆热闹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
□本报记者 石伟琴 张君琳
名家精品书画美
年轻“粉丝”忙追捧
“画得真好,这鸟儿在他笔下显得活灵活现。”来自南安的林先生指着一幅《竹雀图》说。作品中,3只朱雀栖息在细细的竹子上,其中两只互相依偎,眼睛炯炯有神。盯着作品看久了,仿佛能听到朱雀叽叽喳喳的叫唤声。
昨日起,西泠印社中国书画名家精品展在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此次展览是今年全国巡展的第二站。为了迎接元宵佳节,本次展览汇集了近现代书画名家艺术精品约60件。
与此同时,泉州市老年书画摄影展览也于昨日开展,展出了由泉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提供的85幅楹联作品。小何是名“90后”,目前在晋江工作。听说有书画摄影展,昨日下午2点多,他和朋友小陈特地赶到泉州市区欣赏书法作品。“在学校时,我就参加书法社,今天是来学习的。”小陈说,等看完作品展,他们还将到涂门街观赏花灯。
歌吹漫步赢喝彩 机灵木偶送祝福
昨晚,由市区各社区组织的民间歌吹漫步活动再次和广大市民见面。“之前不知道有这个活动,今天听说后专门从惠安过来看。”为了观看表演,林小姐昨晚7点就在涂门街和百源路的十字路口等待。当远处传来锣鼓声,林小姐激动得拿起相机赶紧拍照。
这边有舞龙队、西洋鼓队、大鼓队、“火鼎公婆”等的精彩表演,那边有女子拍胸舞。演员们穿着统一的服饰,和着钱鼓声,时而拍拍双手,时而双手交叉拍拍肩膀,脚步一前一后,引得路人阵阵喝彩。
与此同时,威远楼的布袋戏表演也在锣鼓声中拉开帷幕,演出的是《步步高升》,它讲述了神探狄仁杰从一介书生到中状元,再到受朝廷重用的人生历程。小小的木偶在演员们的手里充满活力,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千条灯谜连着看 包罗万象趣味多
作为2013年泉澎“乞龟”民俗活动之一的灯谜活动,昨日上午在市区天后宫展开,主办方准备了1000条灯谜,竞猜正确的市民可获得一份小礼品。
“金色的圣殿,打泉州名胜;一网打尽,猜一歌手……”工作人员将谜面挂上时,立即吸引市民围观。一些人拿起随身携带的笔和纸,或是记下谜面,或是在纸上“拼”字,希望能够悟出答案。一些人则通过手机在网上搜寻答案。工作人员笑着说,这都是谜社的老师自己出的题,网上搜索不一定能搜到。
泉州海丝谜社社长杨声荣介绍,自古元宵节就有猜灯谜的习俗,猜灯谜在泉州也比较盛行,天后宫举办元宵灯谜已有30多年了,每年都有千条灯谜供市民竞猜。今年的灯谜主要围绕市民关心的热点、时事、百科、网络流行语,还有年轻人喜欢的体育明星、歌手而设,既有适合老年人竞猜的,也有适合年轻人的,内容包罗万象。
对“丑了别说,打一作家和作品”这条谜面,市民翁女士饶有兴趣,她和记者讨论着,“可能说的是作家莫言,我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之前还整理过莫言的作品集,现在倒是一下子记不起来了”。就在她还在苦思时,工作人员贴上了谜底,原来已经有人猜出了答案:莫言,作品《牛》。而“金色的圣殿,打泉州名胜”和“一网打尽,猜一歌手”的谜底分别是黄帝宫和罗时丰,大家恍然大悟。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