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科技发达,电子公务已经很普及,可是在监管铺张浪费方面,管理更多地强调了“人”的管理,而忽视了“机器人”的作用,监督铺张浪费,高科技不失为先进而有效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积极尝试运用。几年前,瑞典财政部请专家设计了一套由电脑控制的“公务车监控系统”,如果中央监控人员发现按下“公务”按钮的汽车驶向别墅区、钓鱼区等非办公区,就会用无线电询问开车者“为何用公车办私事”。这样,私用公车者便无机可乘。制度设定不厌其技。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固然重要,但是提高技术含量,能够让监督权利更体现科学性,也最省心和体现低成本监督。
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和制度设计的同质性弊端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大方向和大概的规定,没有体现规定的差异性,规定就好像是个万能筐,什么项目都可以往里装,而不分青红皂白。比如美国各驻外使领馆每年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出国际出差标准,并根据每年的物价指数调整。该标准极其详细,在中国的住宿标准分为29类,每个城市之间的差异很大。如在北京出差,每日住宿标准为257美元(1644元人民币),在重庆出差,则只有99美元。制度设定不厌其异。公款消费规定,最怕统一和一律,没有体现更多的差异性规定,限制少了,难免执行落实一刀切,造成浪费就很容易。
遏制铺张浪费,官德以及权力自身的素质乃至自律等等固然重要,但是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制度,在于制度的科学性、智慧性和可操作性,再多的高喊“严禁”和“不准”,如果没有翔实、可操作的科学规定,难免不流于形式和一阵风。加强对浪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浪费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形成不愿浪费的自律机制、不敢浪费的惩戒机制、不能浪费的防范机制、不易浪费的保障机制。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反对浪费,必须从树立制度的绝对权威开始。魏青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