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铺张浪费,根本的出路还在于制度。再多的高喊“严禁”和“不准”,如果没有翔实、可操作的科学规定,难免不流于形式和一阵风
眼下各个地方纷纷制定措施,落实中央反对公款浪费的规定,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值得称道。但是,仔细审读一些落实措施,有的是给转变会风和作风的规定里加进去了一些反浪费的内容,有的新内容和过去的规定相互重复,干巴巴的几个“严禁”和“不准”之下,难觅更详尽的规定和可操作性的规定,未免太粗糙,必然影响反浪费的落实力和执行力。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需要把浪费的权力关进遏制和杜绝浪费制度的笼子里,更要通过制度设计,让权力敬畏制度,顺应制度,落实制度,既要反对和打击“老虎”,又要反对“苍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唯有在制度上下功夫,让制度来管理,体现制度之硬,用硬制度来强化软执行,制度制约才能体现可持续的落实力。
中央的制度只是站在全国的大局范围内的纲领性制度,地方上贵在纲举目张,如果以制度来重复制度,更多地体现了语句的模仿和加重,而没有详细的制度来深化,就会让通知的落实力大打折扣。制度设定不厌其详,铺张浪费才能有法可依,也才能让权力少钻空子。
时下,一些铺张浪费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为所欲为,和公款消费报销制度的随意和简单密切相关,报销制度更多地体现了简单的一支笔色彩,该问的不问,该细化的地方不细化,该复杂的不复杂。拍脑袋或者一支笔报销制度,没有从严格的审批制度上给铺张浪费套上笼头,因为简单容易,所以更浪费。
民间谚语说,小了不补,大了尺五。浪费的小漏洞不修复,也会演变成浪费的大漏洞乃至浪费的管涌现象。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的宴会上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菜单公示后,这盘超标准的菜引起民众的不满,行长被批评为“贪腐”,最后不得不引咎辞职。制度设定不厌其小,体现了不放过“老虎”,也不放过“苍蝇”的软硬兼顾原则,不因恶小而轻视,更体现了谨小慎微的政府资金管理意识。
责任编辑:李琰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