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幸福指数入手,持续抓好文明创建“民心”工程。
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落脚点,积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创建成果,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建设宜居城市,便民利民聚人心。以举办纪念刘亚楼将军诞辰100周年活动等重大活动为契机,按照“东西延伸、南北拓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编制完善县城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城区近期建设规划面积由2005年的6平方公里扩大至11平方公里,远景规划控制面积为43平方公里。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并举,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标志性工程和市政工程,围绕打造商贸物流、商务金融、人居、旅游休闲和新行政商务“五大板块”,加快建设武平大道、梁野大道“两条道路”,以及东门市场改建、梁野山旅游、米兰春天、汽车商贸城、万星影视城“五个城市综合体”。抓好“一街一景一树一草”建设,完成平川大道、政府路和沿河东路街景立面改造,完成育才路、七坊桥、河滨文化公园一期、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等21个市政基础工程,新增中凯国际、武平紫金2家四星级酒店。有效带动了城市产业、城市功能、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和城市品位全面提升,闽粤赣边山水园林式生态型中心县域城市地位进一步确定。二是改善民生条件,惠民利民暖人心。按照民生优先的总体要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每年落实10件以上为民办实事项目,校安、医改、文体、养老、安居等15项省市重点民生工程均已完成,新增10项事关群众利益的实事正加快实施,群众关注的就业、就学、就医、住房、出行等民生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项目、灾后安置房项目建设,全县1028户受灾重建户于2011年春节前全部搬入新居。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近三年共发放农资综合直补、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石油价格补贴、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1.55亿元,下拨农村扶贫开发资金3592.44万元。积极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加快推进;中医院迁建完成并通过“二级甲等”审评,县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使用。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改善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全县有7136户1.82万人纳入城乡低保,累计发放低保金1464万元。加强体育工作,成立县体育总会,新建国家级乡镇农民体育健身中心1个,完成全县36个以标准篮球场、健身路径为内容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任务,2010年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我县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完成省道205线城关至下坝公路扩建,加快推进古武高速武平段工程建设,做好相关省道及干线改造的前期工作,开工建设108公里农村公路改造项目。建成村级广播室217个,数字电视用户22426户,城区覆盖率达100%,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000多场。三是破解民生难题,乐民利民振人心。每年确定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难题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树立攻坚克难决心,紧紧依靠群众,激活思路,科学运作。古武线十方至东留高速公路、省道205线城关至下坝公路改建、省道205线湘店店下至永平公路改建、农村公路网络化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工程、武平二中迁建、第九期旧城改造等一批过去很难实施但急需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得到突破,一批过去很想实施但受财力所限没有实施的文化社会事业项目得到开工建设,一批过去急需实施但又存在一定困难和阻力的城市建设项目得到有效推进,一批过去很难落实但老百姓又很期盼的民生项目得到实施,一批过去急需上但因投资环境制约没有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实现开工竣工,一批过去很想引进但又很难落户的产业前端项目得到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卓志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