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献血“不过瘾” 拉妻子一起办理遗体捐献手续
王忠武记不清楚自己究竟献了多少次血,从100多本献血证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粗略计算,他已经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了。然而,他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在老家献血的情形。
1998年年底,国家义务献血法刚颁布实施,王忠武所在的乡镇来了一辆义务献血车,当时村民认为血液是人体的精华,一下子被抽走那么多会大伤元气,因此很排斥献血。参加义务献血的都是村干部,因为组织上有任务要求。王忠武看过献血法,心想国家颁布法律是为了救人,一定不会害人,想到献血可以救人,他决定挑战乡村风俗,结果成为村里第一位参加义务献血的社会青年。献血的次日,他还像往常一样早起跑步,发现并没有出现所谓“元气大伤”的情形。在他带动下,村民移风易俗主动加入义务献血队伍,乡镇也成为“泉州献血第一村”。
2003年来厦门后,了解到不仅中心血站是固定献血点,流动献血点更是分布在城市各主要地段,王忠武不再献血无门,他的献血热情持续高涨。
然而单纯献血,王忠武觉得“不过瘾”,在报纸上看到捐献遗体的新闻,王忠武很受感动,2012年初,他拉着妻子一起办理了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手续。
宣传海上救助知识 比救助本身更为重要
“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厦门海上救助志愿者后,王忠武对这句话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他觉得宣传海上救助知识比救助本身更为重要。
十年前还在老家时,王忠武的水性就很不错,是村里为数不多敢到水库游泳的人。有一天路过水库时,突然听到有人呼救,他赶紧跳进水库救人。因为之前在一本杂志上看过救人的基本知识,他没有直接游到落水者身边,而是潜入水下助推落水者后部,几次潜水换气,终于将落水者救上岸。
3年前,王忠武在厦门加入海上救助队,成为海上救助志愿者。今年7月15日傍晚6点多,海上救助队已经结束海岸巡逻任务,王忠武留下来收拾好东西,顺便看看能否在海边抓到扒手。突然,海边传来呼救的声音,王忠武循着声音的方向,发现一个大人正用手支撑小孩艰难地游向岸边,于是赶紧从一位游客手上拿过游泳圈,靠近落水者扔过去,但是海风很大,游泳圈被风吹跑了,情况紧急,王忠武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就跳进海里,奋力将两人救上岸。
王忠武没有将救人的事情放在心上,却将这件事当做反面教材带进学校和社区,因为这两人下海后担心被人笑,就只是用手拿着游泳圈,而没有套在腰间。他告诉大家,正确使用游泳圈才能起到自救的作用,否则游泳圈就成了摆设。宣传自我安全防范知识是海上救助队的一项主要工作,王忠武说,救人很被动,常常无法及时赶到,自助者才能天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