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十八大·身边的十年(3):健身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2-10-31 11:16 卢金福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
2010年开始,福州市政府对白马河进行了重新整治,修建了白马河木栈道,并新增了健身器材,黄大爷健身有了好去处。目前,福州的健身路径遍地开花,“十一五”以来,福州市先后投入4.8亿元建设2837条健身路径、38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1577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 |
福州水部街道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篮球场),附近的年轻人在打球 身边的“健身教练” 今年60多岁的袁珊琳原是福州一家橡胶厂的员工,年轻时就比较喜欢游泳和跳舞,但由于工作关系,并没有参加太多的健身运动,体质并不好,坐在办公室里时间长了,手、脚就会变肿,去医院看了也吃了药,都没有作用。 后来袁珊琳在五一广场发现有人在跳健美操,便加入了其中,还通过电视练习跳舞,并成为一名跳舞的“积极份子”。2000年,袁珊琳退休后,还热心投入健身工作,自己带着录音机到五一广场教大家跳舞。 2003年,袁珊琳被群众推为水部街道阳光健身辅导站站长,成为了群众身边的“健身教练”,主要教中老年人练习广场舞。“十年前,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还比较少,内容并不丰富,形式比较单一。”袁珊琳说。 袁珊琳成为体育辅导站站长后,接受了多次的培训,学会了不同形式的健身操,还组织带领当地的文艺骨干参加省、市、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去年,她还被评为省级健身气功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做了十年的“健身教练”,袁珊琳也有不少的健身经验。她说,运动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来。 据了解,福州市有近万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每个街道社区、乡镇行政村都有1名以上等级社会指导员,他们在晨练点的健身队伍中,指导市民掌握科学健身技能。 当夜幕降临,福州就成为一个运动之城,在各大公园都有群众自发在此跳舞、唱歌,场面蔚为壮观,四处是欢乐的海洋。“跳广场舞除了强身健体的作用,也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今年60多岁的陈阿姨说,她以前都是去室内的舞厅跳舞,但有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广场组织大家练舞后,她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并参加街道举办的文艺活动。 “国家的好政策,让群众文化生活蒸蒸日上,街道经常举办健身活动,也培训了不少的文体骨干。”倪丽珍,福州水部街道文化站的一名站长,已经在社区文体岗位做了二十多年,谈及这些年的变化,她说,政府投入了资金建设了体育设施,让老百姓有更多的休闲去处,社会也更加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