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重视发展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体设施。在城区,完成人民体育场、体育馆改造,建成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配有举重馆、乒乓球馆等,新建龙津园、外武园等一批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体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开工建设县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总投资400万元,用地面积5333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工程将于今年8月竣工。投资兴建文博馆,占地1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预计在明年元月份建成使用。规划建设文体新区,拟采用BT的形式招商,集中建设体育场、篮球馆、排球馆、城市展览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歌剧院、科技馆,规划面积360亩,总投资约6亿元,已基本完成征地。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建成长泰画院、连氏画院,创立福建作协文化创作基地,先后引进投资3.5亿元的中华汉文苑,投资12亿元的龙人古琴文化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中华汉文苑预计将于2012年底开始对外开放。在乡镇,实现村村都有休闲健身场所,56个村完成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基本配套了篮球场、门球场、排球场等设施。建立农家书屋23个,藏书2万多册。新建了旅游区300多平方米的室内气排球场, 5个乡镇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正紧张进行,规划建设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城乡同步发展。
活跃文体活动。三年来,先后举办漂流旅游节文艺汇演、建军80周年慰问演出、 “平安长泰”文艺晚会、“闽南走透透”大型民俗表演等10多场大型文艺活动。举办“迎新春”师生书画作品展、春节灯谜会猜、庆“六一”“颂祖国赞家园”少儿现场书画比赛、县书画家笔会等活动。组织了“漳州市第二届少儿故事大王比赛长泰县赛区选拔赛”、“漳州市‘厨师杯’少儿舞蹈大赛”(长泰赛区选拔赛),承办漳州市“齐鲁证券杯”长泰赛区选拔赛,并获“优秀组织奖”。挖掘岩溪落水操、坂里落地扫、武安京元龙溪东狮等传统文化资源,实现全县每个行政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 4年来坚持每周免费为长泰经济开发区企业员工放映2部电影,丰富民间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有11人次在全国比赛取得好成绩,17人次在省级比赛获得前三名,84人次在市级比赛获得前三名。
切实保护文化遗产。搞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全县已普查文物点246处,其中复查文物点101处,新发现文物点145处,普查覆盖率达100%。在漳州市率先完成野外普查工作任务,是全省已完成野外普查工作任务的11个县(市、区)之一,受到省三普办通报表扬。全部完成《文物普查登记表》修改、录制工作,并已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核验收。出版《长泰文物》书籍,图文并茂全面展示长泰地面文物、馆藏文物、流散文物、历史名人,配有反映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的近500幅较有代表性的照片,全书154页,分14个部分,5万多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