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 报效家乡
就在东莞的工厂发展蒸蒸日上之时。1979年,林树哲萌生了到故乡南安建厂的想法。
当时,在东莞的工厂发展很快,势头也不错。公司的管理人员向他建议:完全可以在东莞扩大生产规模,不必舍近求远到福建去,况且,福建当时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条件和广东比,尚有不小的差距。
又一次面临抉择。林树哲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到南安办厂。
“即便是投资条件差一些,我也要回去,那里有我的乡亲,我相信在故乡的投资一定能带来高回报。”他说。
1980年,南益旗下的南丰针织厂在故乡官桥动工建设,第二年就投产了。30多年来,南益在泉州的事业迅猛发展,产值年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身为香港福建社团联会主席,林树哲深知肩上的责任。他告诉记者,香港有110多万福建籍乡亲,“抱团”是他们的金字名片。林树哲经常在不同的场合,号召他们回乡投资,以实际行动报效家乡。
如今,作为省政协常委,林树哲经常在众多场合为家乡福建发展建言献策。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一些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差距,福建人的开放意识要更强一些,步子要迈得更大一些。”
故事3 情系教育
1985年,林树哲走进家乡官桥的五星中学,发现那里的孩子都赤着脚上学,校舍、操场也是破旧不堪。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他。他当即表示,要捐资帮助五星中学办学。此后的多年间,在林树哲发动下,五星中学的木森楼、秀莲楼,南丰实验楼、梁秀京纪念楼等教学楼相继落成,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之后,林树哲看到南安还有很多学校,校舍破旧、设施简陋,决定每年拿出100万元帮助当地贫困乡小学改建。
从1985到1989年,林树哲基本完成了南安所有贫困乡小学的改建,还带动了海外侨亲捐资助学的热潮。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南益集团每年都把利润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内地教育事业,捐助的范围不断扩大,至今共捐建教学楼150多座、教室1400多间,捐助了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侨大学等大中专院校和一批中小学。
去年4月,在香港南益集团投资内地30周年之际,南益集团向泉州教育事业捐赠3000万元,向南安慈善事业捐赠1000万元。
作为民政部“最具爱心外资企业”,30年间,南益集团急公尚义,扶贫济困,合计捐资已逾3亿元。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7-10(践行福建精神 推动跨越发展)林树哲: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