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2 护理不光是打针发药
1984年,我国恢复高等护理教育,姜小鹰以全省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
1988年,她再次面临人生的转折。由于工作需要,她从医院调入福建医科大学从事护理学专业教学,“我做护士已经得心应手,一下子被调去做老师,不仅舍不得,而且心里没底。”姜小鹰说,更艰难的是,当时福建的高等护理教育刚刚起步,而且存在争议,“当时,在省内乃至全国都有一种声音,护士不就是打针发药,没必要进行高等教育。”
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亲身经历让她坚信,高等护理教育不会取消。从上海医大学成归来后,她帮助医院建立完善了一整套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和管理制度,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她说,护理绝不是打针发药这么简单,而是一门学科;护士是白衣天使,还必须是插上科学翅膀的天使。
姜小鹰制定了护理专业专兼职教师培养目标和计划,培训和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在福建尚无护理本科专业的情况下,她精心设计了高等护理教育自学考试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到2007年,我省高等护理专业教育形成完整的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层次结构。现在,福建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的护士遍布省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省内所有医院的护理主管几乎都是姜小鹰的学生。
故事3 “院长妈妈”亏欠妈妈
2009级护理专业学生高世鼎说,班上男生占三分之一,这是前所未有的高比例,不过,有不少人是被调剂来的,刚进学校时颇为郁闷。“想着毕业后要当护士,而且还是男护士,心里总有些疙瘩。开学第一天,院长就来到我们宿舍,给我们讲她的经历,她对护理行业的热爱,对护理专业高等教育的热情,一下子就深深打动了我们。”在学生眼中,姜小鹰教学、科研时要求严厉,生活中却很慈祥,“遇到事找院长,她是我们的‘院长妈妈’。”
然而,这位“院长妈妈”时常觉得亏欠自己的母亲。当年,她母亲生病住院后,才发现有高血压,“平时工作忙,连经常给她测血压都没能做到。如果能早点发现,也不会发展到那么严重。”总挂着亲切笑容的姜小鹰,说起这段往事,脸色变得凝重。在母亲因脑出血病重住院的8个多月,她白天坚持教学及管理工作,晚上到母亲病床前,一边陪护一边批改研究生、在职培训护士的论文。
姜小鹰对获得南丁格尔奖章说得很少,她认为这个奖是属于福建所有护理工作者和护理教育者的,“是对福建这几年护理专业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肯定。无论有没有拿这个奖,南丁格尔都是我的偶像,她的奉献精神,会激励着我为护理教育事业再做一点事。”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2-09-12我省姜小鹰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 2011-12-07“白衣铁人”姜小鹰 35年一路追随南丁格尔
- 2011-09-08“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姜小鹰为大学生作开学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