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 正文
泉州过七夕习俗“搓圆仔”祈福 咱厝的成年礼
泉州民俗:“搓圆仔”,也叫“做糖粿”
东南网-海峡都市报闽南版8月23日讯(记者 李秋云 张帆 黄启鹏 田米 杜彩芬 实习生 林莹莹 文/图)如今的七夕,似乎已经贴上了“恋人专属”的标签。其实,在泉州,关于七夕,有这样一首童谣——“七月七日七娘生,牛郎织女银河边。一年一次来相见,眼泪化作小雨天。”七夕在泉州,也称七娘生,也是乞巧节或女儿节。很多泉州人记忆中的七夕,是与爱情无关的美好,与约会无关的情趣。
【关键词】印象
那时,他还没有遇到她,七夕还没有跟“约会”绑定在一起。那时,七夕不叫“情人节”,倒更像是个快乐的儿童节。微博上搜索“七夕”,倒是让人有种回忆“儿童节”的错觉。
“@大月亮的新生活”的七夕记忆,被围观的网友羡慕“太美好!”——七夕节,“七娘妈生”,按晋江风俗,要找齐七朵不同颜色的小花,在“拜拜”结束后把花朵抛到楼顶。于是,一到七夕早晨,我就出发了,沿着乡间小路,找寻七彩的花朵……
“@-Vip”儿时的七夕则是热闹又有趣——小时候,喜欢过“七娘妈生”,因为可以和家人一起“搓圆仔”,要拿“粉扑”在脸上画得像花猫。
关于各个年代的特色浪漫,也是很多人独特的回忆。
泉州清源街道的庄大姐,今年40多岁,她说,那时候,七夕最想做的浪漫事,应该是去东湖电影院看通宵电影,从晚上一直看到早上,连着看四部,特有幸福感。
也有人说,心中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恋人一起骑自行车……
电影《山楂树之恋》编剧王海鸰曾对上世纪70年代的恋爱有过经典讲述。她说,那个年代的人谈恋爱都很含蓄,主要是用礼物和书信来传情,而礼物则很单一:比如纱巾、雪花膏,女孩则送男孩手帕、自制鞋垫,还有脸盆和钢笔也很普遍。
你记忆里的七夕,什么模样?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