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福建农林大学> 头条 > 正文
持续创建致力开拓创新 和谐共振推动科学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活动纪实
http://wmf.fjsen.com 2012-05-28 16:58   来源:文明风综合    我来说两句

(五)文化强校夯力,新思路新工程系统建设提升内涵

1、注重内涵,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2010年,学校立足高等教育强烈的竞争形势,站在科学发展高点上,致力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将文化建设作为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启动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规划工作,就精神文化、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建设作出规划部署,着力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在精神文化方面,着重建设国学文化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走廊、东西方优秀文化橱窗、青年学生文化走廊和体现办学精神的综合校史馆、展示突出成就教师风采的名师雕塑群等,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我校75年办学精神的归集与凝练、优秀多元国际文化的交融与吸纳,让师生员工在文化氛围中感知“我们今天什么做”、“我们从哪里来”、“今后向何处去”,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广大师生员静心学术、潜心学问。在器物文化方面,抓住学校新一轮校园规划的契机,全面进行校园景观的建设与适度改造,建设各类文化展示基础设施、校园文化识别系统、大型户外传媒设施。目前,金山校区校园景观适度改造规划已制定完成,将于6月份进行开工。在制度文化方面,以探索现代大学制度为重点,突出制度规范和制度导向,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探索学校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民主管理的模式,规范和完善学校办学各项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2011年,学校被确定福建省“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高校。在特色文化方面,立足学校近年来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并已形成的文化成果基础上,重点发展生态文化、体育文化、阅读文化和实践文化。

2、激发源泉,搭建平台发展创新文化

学校把创新文化作为舞动学科建设龙头、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源泉,十分注重师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和培养,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师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联合国(中国)实蝇防控研究中心、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技服务中心、蜂产品加工与应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共31个;通过设立了福建农林大学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培植科技创新的新增长点,营造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了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2009年以来,全校教师获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社会科学奖47项,发表学术论文1999篇,其中211篇收录SCI、EI、ISTP,有102项获得国家专利。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以“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课为龙头,以每年科技节为平台,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浓厚校园创新文化氛围。3年来,学生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共产生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研究作品竞赛奖6项、创业计划大赛奖3项、省级奖22项。2009年,学校以总成绩福建省高校第1名、并列全国参赛高校第12位,喜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这是学校继2005年后再次获此殊荣。

3、强调体验,依托优势繁荣实践文化

学校围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西战略提出五周年,紧扣“闽台、海西、兴农”三个关键词,依托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开展了“惠农工程”,与尤溪等县市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用“把论文写在农村、项目建在基层、服务农民致富”的实践文化理念,组织教师深入“十县十乡十村”科技示范点开展科技支农活动,大力开展对口扶贫村、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引导师生领会实践文化的真正内涵;开展“海西春雨行动”,组织专家走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帮助地方政府、企业和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实践中组织开展了“我为海西发展建言献策”、“平潭学子看海西”等一系列教育活动。2010年,学校率先在省内开展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与58家企业签订服务合同,123名专家受聘为服务企业科技人员。学校连续21年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2009年之后团中央没有再评)。《光明日报》在头版报道了“为了大地的丰收---福建农林大学九大成果服务农业现代化”,并配发了“建设没有‘围墙’的大学”的短评,短评中说,“ 大学是文化的高地,但校园文化决不能孤芳自赏。福建农林大学的经验说明,拆除‘围墙’,就要促进校园文化与校外文化的交融,积极吸收企业文化的活力和闯劲,让校园文化更贴近市场,更注重应用。”。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