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将弘扬“雷锋精神”与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深化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让雷锋精神的旗帜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高高飘扬。
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年轻干部到一线,“新兵”齐上阵。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产业提升、城建提速”的决策布署,开展新一轮城市大建设,推进梅岭组团、城北组团等“十个组团”和道路交通、生态环保“两个体系”工程建设,在全市干部队伍成建制地抽调了2500多人次,奔赴各组团,这场“大干快上、比学赶超”的征迁工作由此拉开:从晋江计生局抽调来的拆迁干部郑毅到拆迁组后,去年9月25日结婚,9月27日就来上班,法定15天的婚假才休了两天。二是老干部退位不退岗 ,“老兵”更给力。晋江市以“城市建设年”为契机,先后抽调35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退二线”干部到滨江片区、梅岭组团征迁安等市级以上重点工程工作,绝大部分还担任各项目组骨干或各征迁组的组长。在“梅岭组团”建设中,吴奕天、曾华源、张子翼、黄种卿等4位老干部带头签订拆迁协议,发挥了模范表率作用,得到群众一致认可。
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改变为民服务方式。一是社会和谐 “保险化”。2002年成立晋江市慈善总会,至今共募集14.53亿,资助12万多的困难群众,解决了就医、上学、住房、行走等实际困难问题,为晋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稳定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为晋江的弱势群体撑起了另一张保障网。二是党内关怀“常态化”。成立市党员互助协会,建立市镇村三级联动慰问机制和市直单位联动帮扶制度、长期生活困难党员固定补助制度、遭遇突发性困难党员救急补助制度、生活相对困难党员慰问补助制度、去世党员家庭慰问制度等五项帮扶慰问基本制度。据统计,募集党内互助基金1400多万,市党员互助协会累计拨出162多万元,先后组织干部深入一线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491人次。三是新晋江人“同城化”。晋江市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提高外来人口归属感,践行“三不承诺”(即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因企业恶意欠薪而蒙受损失,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名来晋务工人员维不了权),推行“新晋江人”欠薪保障调剂金制度(筹集调剂金1000万元)、“流动人口一站式服务管理”新模式、流动人口《居住证》和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现15万多名外来学生与本地学生享受同城待遇,新晋江人享有与当地居民同等或类似待遇,让百万“新晋江人”安居乐业。
弘扬雷锋精神,着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一是提升志愿服务活力。晋江市建立以5600多名注册青年志愿者为主体,200多名注册社区义工为辅助的志愿团队,平均每年活动达2665场次,参与数达55900多人次,服务时数达167700多小时。涌现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赖金土等57名服务时数在300小时以上的星级志愿者,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二是选树“十佳美丽晋江人”。举办三届“十佳美丽晋江人”活动,对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奖励,拓展“美丽晋江人”活动成效,聘任赖金土等5位为首批事迹巡讲员,面向学校师生、社区群众、企业员工和机关干部职工举办十几场事迹报告会,“十佳美丽晋江人”曾菊英参加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福州)现场交流活动,张润霞、万齐英入选“中国好人榜”,施金龙入选“福建好人榜”。进一步发挥道德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人们见贤思齐、重德向善。三是培育“文明晋江人”。 组织实施城市精神塑造行动、道德素养提升行动等活动,依托“晋江大讲堂”邀请人大教授、礼仪专家金正昆作《市民素质和文明礼仪》专题讲座,引导人们遵规则、守秩序、讲公德。注重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公布举报电话,发动广大市民举报不文明现象,在晋江经济报和侨乡频道开设“养成公共生活好习惯 争当文明晋江人”、“城市新拍客”等监督台,引导市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责任编辑:工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