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文福州 建设文明城市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 杨凡
2012年2月1日
福州市具有深厚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传统。在省、市委的领导下,在中央文明办和省委文明办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2011年福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此,简要汇报我市的创城经历和今后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路。
一、创建文明城市的成效经验
1、紧紧围绕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推动城市的文明、进步和发展。
2008年文明城市迎检一结束,市委领导就提出文明城市创建“五个不”的要求,同时制定了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的三年目标和规划。几年来,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依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要求,不断推进和落实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的完善和提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有效推进城市建设、全面实施景观改造、扩展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完善了城市基础建设、展示了城市良好形象;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每年都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和为民利民、为民办实事项目,把改善民生生活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福州市的生态指标和生活水准居全国前列,市民百姓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
2、紧紧围绕核心价值体系这条主线,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根据中央文明办每年部署的重点工作,结合我市“爱我有福之州、争创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围绕以文化人这条主线,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围绕这条主线,我们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推动了创优良秩序、创优美环境、创优质服务;围绕这条主线,我们开展了“做文明有礼的福州人”的活动、组织筹划了“公共文明建设年”主题实践活动,倡导了公共文明“五个好”(即公共卫生好习惯、公共秩序好习惯、公共场所好习惯、公共交往好习惯和公共生活好习惯);围绕这条主线,我们连续开展了全国、全省、全市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推荐、评选和表彰活动和公民道德宣传教育等活动;围绕这条主线,我们开展了城市名片评选、城市精神提炼、福州市读书月活动;围绕这条主线,我们精心组织、广泛倡导、不断推动了社区文化、传统节庆和民间民俗文明活动。
3、紧紧围绕专项整治这个重点,推动城市管理服务的持续常态。
多年来,特别是三年以来,我们持续开展了以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区建设、市场店铺和建设景观等五个方面二十多个项目的专项整治;围绕这个重点,我们解决了一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难点问题和市民百姓反映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个重点,我们探索和总结出一套城市管理的经验做法和创建工作的机制体制;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带动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的三城同创;围绕这个重点,我们取得了三年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和文明城市总评的达标与提升。
4、紧紧围绕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这个平台,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合力。
三年来,围绕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目标,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多层面、广覆盖的创建活动,构筑了文明和创建工作的广阔平台。围绕这个平台,我们开展了省直机关、驻榕部队、在榕高校与福州共建共创共享文明城市的“省市共建”活动;围绕这个平台,我们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空间;围绕这个平台,我们充分发挥市文明委成员单位的作用,不断协调、整合参赛行业、文明单位、各类群团和民间资源,广泛呼应充满生机活力、异彩纷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创新活动,共同谱写省会城市文明和谐的大合唱。
5、紧紧围绕人文建设这个主题,推动文明城市的品牌和形象不断提升和展示。
福州市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资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遗产,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资源丰富、人文特色明显、创建主题凸显。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城市名片评选、城市精神提炼、城市形象的展示;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打造了闽都民俗文化节、海峡两岸合唱节、激情广场、走进美的小区、福州读书月、文明社区行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品牌;围绕这个主题,我们打造了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县石山博物馆、林则徐等一批文化品牌;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培育了寿山石、脱胎漆器、茉莉花、温泉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围绕这个主题,我们不断美化城市环境、扩展网络空间、加强媒体宣传、展示精品节目、营造浓厚氛围。海峡文明风,一幅山水画,福州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路径。
二、今后三年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在福州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杨岳书记提出:文明城市要重持续、抓常态、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真正“让文明福州持续文明”。福州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市委召开了“文明城市建设工作部署会”。从建设的高度对文明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更新理念、创新思维,既要标本兼治,又要重在治本;既要政府推动,更要全面参与;既要加强管理,更要融入服务;既要齐抓共管,更要整体协调;既要注重测评,更要体现长效,把省会城市的文明和创建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1、持续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
要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新一轮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结合2015年全国城市运动会的契机,以“迎城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为载体带动文明城市创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活动;要积极开展评选推荐宣传道德模范、大力提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继续开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福州人”、“公共文明好习惯”等系列活动,开展公共文明“十个十佳”的评选;要持续推进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不断提升和扩大每年的“4·23”全球阅读日和福州读书月的影响力和普及面;要完善和提升传统文化进校园、数字青少年宫和未成年心理健康文化品牌和特色活动,构筑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要积极筹划“市民道德讲堂”,全面开展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礼仪规范、审美意识的大普及大提升活动。推动广大市民和新市民文明素质总体层面上的提升。
2、持续推进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加大力度继续推进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区整治、市场中小餐馆和建设景观等五个方面的专项整治,重点解决长期困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要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标准,把测评的标准要求和城区及部门年初预算安排、年度的工作落实和年终的绩效考评结合起来;要不断探索和尝试当前城市管理的新经验新成果,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的网格化建设,积极构建城市管理的运作系统。不断探索和实施能够涵盖城市管理服务功能、并与《测评体系》相衔接的、具有福州特色的城市管理服务和文明城市创建的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
3、持续推进实事项目,不断提升福州市民的幸福指数。
持续推进事关群众利益的实事项目,按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关于硬件建设的标准,加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投入,提升为民办实事的实效;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深化政风、行风和效能建设,不断提升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和品牌建设,提升市民服务中心功能,不断拓展和延伸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导的便民利民服务系统,积极推进城市的数字化建设、网格化管理、便捷化服务;要全面推进和实施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系统工程,开展“标准化社区”建设和“魅力小街巷”评选,不断提升社区资源的整合程度、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社区服务的细化程度、社区环境的美化程度和社区文化的繁荣程度。
4、持续推进省市共建,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度。
持续推进、不断完善多年来我市开展与省直机关、驻榕部队、在榕高校共建、共创、共享文明城市以及省市共建文明社区、万名干部进社区、百万市民看福州的工作体系和推进机制;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展志愿服务空间;充分发挥文明委成员单位的作用,不断协调、整合各类群团、行业和社会资源;要充分尊重和不断吸纳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首创精神和丰富养分,保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生机与活力,构建省会城市创建工作的大平台。
5、持续推进创建工作的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水平。
全面总结三年来我市推进实施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创建工作专题会、创建工作点评和领导包区督查、科级干部包社区,以及创建工作专项督查及奖惩办法等工作制度;认真梳理三年来制定实施的《福州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福州市交通管理综合整治及责任追究办法》、《福州市出租车管理办法》、《福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城市管理的行政规章;修改完善《福州市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及省市共建、志愿服务、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等意见办法,结合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规划,编纂提升、形成一整套的行之有效长期坚持的长效制度体系。
6、持续推进人文建设,不断提升文明城市的品牌效应和城市形象。
发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优良品质,培育“敢为、能为、有为”的进取精神,以城市精神作为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培育广大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城市东扩南进沿江面海发展、构建大都市区为主要脉络,不断完善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建设、改造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品位风格、展示城市的魅力形象;充分发挥福州生态和人文的资源优势,持续培育和打造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和温泉、茉莉花、寿山石、脱胎漆器以及闽都闽俗文化节、海峡两岸合唱节、激情广场等文化品牌,注入创意思维、不断做大做强、取得文化话语权、增强城市软实力。
“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议”结束后,我们将根据会议的精神,向常委会汇报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充实2012年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要点和2012-2014年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召开2012年第一次文明委成员扩大会议,即创建工作表彰会,总结工作经验,部署工作任务,进一步确定创建主题,提升市民素质,优化城市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实现长效管理。把今年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福州市的文明建设向更高层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