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我评议身边好人> 好人推荐> 敬业奉献 > 正文
黄秀凤:默默奉献的城市美容师
http://wmf.fjsen.com 2011-08-26 17:39   来源:漳州市委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工作毫不起眼,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得到的报酬并不丰厚,但却依然尽心尽职,为保持洁净的城市环境而默默奉献。现居住在漳州市老城区一处简陋民宅里的黄秀凤,中等身材,体质单薄。可是她在家里,却是顶梁柱,不仅肩负着养儿育女的重任,而且家中的经济来源几乎靠她承担。不仅如此,她还是芗城区西桥环卫站的一员“虎将”,无论她清扫哪条街道,哪条街道的居委会干部和居民都高兴;反之,当她要调离时,大家都依依不舍。

一个瘦弱的女人,一个平平常常的环卫工人,为何成顶梁柱并受人欢迎?

1959年,出生于芗城区北斗村的黄秀凤,“农嫁居”进了城。起初几年,她踩三轮车载客、送煤炭,至28岁后,开始当环卫工人。也许是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当上环卫工人后,她每天都是风雨无阻地坚持早出勤,出满勤,且专拣累活、脏活干,只几年时间,她就被推任为清扫小组组长。

20多年的环卫工人生活,她每天都是凌晨三四时上班,披星戴月地在闹市小街上清扫垃圾,并几乎都拿着大竹帚,站在街心充当“主力军”和“开路先锋”。每逢看到路沟堵塞,再脏、再臭,她也二话没说,挽起手袖就动手清淤,有时碰到无法用工具疏通,她便蹲下身子用铁片挖、用手掏。白天上街保洁,时常遇到她刚扫起纸屑、果皮,背后就有人又乱倒茶渣、乱扔果皮等,每次她看见了,总是返身重扫。因此她负责清扫的街道,历来都就是最洁净。同时,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其所在的清扫组拧成了一股绳,干起活来生龙活虎,不惧疲劳,现已输送出四五名清扫骨干。

当环卫工人,苦脏不算,还没有节假日;遇到台风、内涝或年关等,更是忙得不可开交。1999年夏季,强烈的热带风暴正面袭击我市,一夜间,西桥辖区接连倒了数棵大树,其中有两棵大树还横在路中间。那晚,风雨交加,黄秀凤与组员连夜清理现场。她们从居民家中借来了锯子、斧头等,几位女同志就开始“肢解”倒地的大树,整整干了近7个小时,才好不容易将树干、树枝拖走,让马路恢复畅通。台风期间,在她的带领下,全组4名队员平均每天清扫垃圾近10吨,平均每天每人睡眠不足5小时。去年8月中旬,由于连日暴雨,造成市区部分低洼路面内涝,积水平均高度达40厘米。这期间,秀凤每天坚持拉车涉水挨家挨户收集垃圾,还帮群众清理走大量的水浸物。待水一退,她又及时组织组员清淤泥、洗路面,忙得大家都无法按时回家吃饭。

黄秀凤的家境十分清贫。其丈夫上山下乡回城后无工作,且又长期患病,全家的生计仅靠她微薄的收入维持。因此,数年来她除努力工作外,每天再疲劳,也要抽出休息时间为左邻右舍送蜂窝煤,或上街踩一会儿三轮车,赚些钱以补家用。好在她的一双儿女都很体贴父母的艰辛,边上学边帮她做些家务,又极其节俭,从不乱花钱,才使得家庭逐渐熬过艰难岁月。近年,环卫站的领导根据工作需要,将她的小组调至市区主干道之一延安南路清扫街道,在繁重的任务面前,她以大局为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尽管,她现在每月减少了近百元的兼职收入,可从无怨言。

位卑、家穷,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贫乏。没有啥文化的黄秀凤,自从当上了环卫工人后,她就认准了“坐船爱船走”(即干啥工作,要干就得干好)的道理。凭着这种朴素的思想,她任劳任怨,用纤弱的肩膀,克服家庭种种困难,扛起了清扫组的大梁。至今,她虽然因为1992年尚未“农转居”,错过转为固定职工的机会--依然是位临时工,收入和待遇都比固定工低,且退休后无法领到养老金,可她从不闹情绪,从不影响工作。尤其面临着旧城改造,自己的私房将被拆--无钱购置安置房,也从不见她消沉,依然尽责尽职。她常说:人这辈子活在世上不容易,应该尽力为社会做点事。当环卫工人以来,她年年被评为先进,并已先后5次当选为市级先进“城市美容师”,荣获“省环境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6月被评为“2010年度感动漳州人物”。在她的家里,虽没有一件时髦家具,可却珍藏着一摞厚厚的荣誉证书……

责任编辑:卓志沐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