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精神 培育“四有”人才
http://wmf.fjsen.com  2010-12-24 10:41:42  来源:省委教育工委
    

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发[2004]8号文件、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以及《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闽委教宣[2009]51号),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着力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建立健全机制体制,为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了由校团委或德育处牵头负责的学校志愿者务领导体制。全省各地学校普遍建立了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高校由团委牵头,中职和中小学校由德育处牵头,指导开展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体系。省委教育工委依托福建教育学院建立了“福建省中职、中小学志愿服务培训师”库,形成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各地各校根据统一要求,制定内容全面实效性强的志愿服务培训方案,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和经验交流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志愿者素质和服务水平。建立完善志愿者管理体制,制定了志愿者注册管理条例和志愿者服务工作手册、工作章程,对志愿者加强管理,对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确保志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开展学生志愿服务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把学生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学校考评指标体系,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估体系,作为推荐评选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环节。把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记录纳入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毕业生信息库中,把中小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情况记入学生成长记录中。

二、强化志愿精神教育,建设一支强大的志愿者队伍

我省已将志愿精神教育纳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在高校,志愿精神已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安排2至4个课时讲授相关内容。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形式,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大志愿服务的力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结合实际,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中职、中小学校把志愿精神有机融入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持续开展“班班有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点,通过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我省青少年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申报注册志愿者的人数逐年增加,志愿者队伍空前壮大。目前,我省有38万名注册认证的大学生志愿者,65万名中职、中学生在“福建中小学生在线”注册成为青年志愿者。

三、紧密结合社会实际,广泛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近年来,我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活动风起云涌,志愿服务行为蔚然成风,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不断涌现。

一是广泛开展“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我省每年都组织大中专学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群众带去贴心的志愿服务。每年寒暑假,我省的学生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走进海西、宣传海西、服务海西,在农村全面开展政策宣讲、科技文化下乡、医疗卫生服务、支教服务、科研调查等实践活动,为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文化、营造和谐环境服务。各地各校将志愿服务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深入开展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师范院校充分发挥教育专长,在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大手拉小手,成长你和我”义务支教活动,如福建师范大学在全省中小学建立了5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农村。农林院校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送科技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如福建农林大学不仅组织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我省40多个县市及四川彭州等地乡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还积极组织专家志愿者服务队赴八闽大地,深入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帮助解决地方经济建设中现实问题。近三年来,该校志愿者服务队共举办科技讲座466场,开展公益活动1818项,赠送图书、科技资料39746册。该校的中科院院士谢联辉问诊到山头为政和县苏地村现场诊断锥栗的病害问题;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朱朝枝在屏南县岭下乡,教千万农家种菜致富。1999年以来,由朱老师带领志愿者推广的高山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在全省达36万亩,农民累计增收7亿元。

二是组织开展扶危济困志愿服务活动。我省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积极组织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把灾区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群众和中老年人、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省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通过宣传倡议、大型募捐、登记献血、祈福祝愿、赈灾义演、义卖等活动,支援全国的抗震救灾行动,我省教育系统为灾区捐款总额达到近1000万元人民币。在今年青海玉树地震、西南旱灾和福建省闽西北水灾发生后,我省青少年学生第一时间发动了捐款,尽己所能帮助灾区同胞共度难关。我省青年大学生还大力开展爱心家教活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免费辅导功课;深入敬老院、儿童福利院和特教学校开展献爱心活动,为老人、孤儿和残疾人青少年送去关怀;广泛开展义务献血活动,积极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近年来,我省高校已有十几位大学生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福建师范大学等高校还成立了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协会和献血俱乐部。

三是大力开展大型公益活动志愿服务。我省高校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各种大会和大赛保障的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接待、咨询、联络、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努力维护规范有序的社会公共秩序,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我省共有100名志愿者在北京为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观众提供服务,为祖国争光辉,为海西展风采;在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中,我省选派了42名志愿者为世博做贡献。福建师大的周倩以专业的素质、良好的风貌、热情的态度,赢得了游客赠与她的美誉:福建馆的“第五宝”;在2010年全国第五届特奥运动会中,我省共有2120人参加了赛会服务。青年志愿者们承担了运动会场馆服务、会务服务、团队联络、技术服务、资料查询、应急服务、礼仪接待、文明拉拉队、环境整治、城市向导等全方位的工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外,我省高校每年都为“5.18”(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和“6.18”(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提供志愿服务,为大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是积极倡导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计划等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志愿者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志愿精神。2008年至今,我省共有900名毕业生参加了“三支一扶”计划、225名大学生志愿西部服务。除此之外,我省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志愿支教西部的活动。自2000年以来,我省共选派12批854名教师赴宁夏贫困地区中学顶岗任教一年,并为宁夏南部山区学校筹措援助款物折合人民币4200余万元,救助贫困生11000多人。志愿者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踏实工作,热情服务,无私奉献,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在社会树立了新风尚,为西部和我省欠发达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是在中职、中小学校组织开展“班班都有志愿者”活动。通过成立班级志愿者小队,推选校级志愿者,以轮换制、大带小、师带生等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微笑问好志愿者活动、环境卫生志愿者活动、行为秩序志愿者活动。组织学生深入学校周边的街道、社区和农村开展家电维修和保养咨询、电脑维护和维修、手机维护和维修、清理“牛皮癣”广告、整治卫生环境和劝导文明等项志愿服务,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近年来,我省青少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许多志愿服务集体与个人获得了各级表彰,如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都获得了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他们的先进事迹被诸多主流媒体广泛宣传,《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新华网、光明网、福建文明风等省级主流媒体都报道了我省志愿服务活动。《光明日报》关于福建师大西部支教活动的报道《走进更广阔的精神天地》,全文被选入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主编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实例选编》。

回顾过去,成绩鼓舞人心,展望明天,我们任重而道远。今后,我省教育系统将在深化志愿服务内涵、拓展志愿服务领域、扩大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广泛动员学生和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为我省志愿服务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省委教育工委)


责任编辑:陈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