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志愿者风采展> 八闽志愿者 > 正文
推进志愿服务 构建和谐港城
http://wmf.fjsen.com 2010-12-24 10:36   来源:莆田市文明办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筹划,周密部署,广泛普及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在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立足志愿服务活动参与面广、社会性强的特点,着力整合资源,加强交流互动,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文明委统一领导、文明办牵头协调、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组织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成立了以文明办牵头和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老龄办等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负责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情况,有效发挥了协调小组的领导协调作用,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机制化、常态化。

二是健全服务网络。我市目前已建立青年、工会、巾帼、社区、科普、红十字、老年、无偿献血等多支志愿者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有青年志愿服务基地180多个,队伍达20多万人;巾帼志愿者队伍2000多人;老年志愿人员7万多人,离退休干部志愿者13444人,有95%以上的村(社区)建立了老年志愿组织;建立志愿者助残联络站600多个;80%的县区红十字会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共发展7000多名志愿者。注重加强与莆田义工协会、莆田吧志愿者协会、爱心协会等志愿者组织的交流和联系,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了志愿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提升,扩大了志愿服务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今年在全市文明单位中组建志愿服务队,动员更多的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体系健全、覆盖广泛、活动多样、管理有效的良好局面。

三是建立活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志愿服务的领导机制、招募机制、培训机制等,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创建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者组织,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为主向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以阶段性为主向经常性活动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推动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社会化。

二、开展志愿活动,搭建服务社会平台

围绕党政关心、社会关注、群众期盼的志愿服务领域,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从人民群众愿望出发,大力普及志愿理念,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

一是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组织志愿服务活动。以迎接第十四届省运会召开为契机,大力开展“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编写了《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实用手册》,免费下发给各县区、中小学校,组织志愿者深入城乡基层,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劝导不文明言行。各有关部门也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培训、讲座和文体宣传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开展“与文明同行·为省运添彩”主题实践活动,组织2000多名巾帼志愿者、家庭志愿者深入农村、街道、社区,围绕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城乡环境四项主要任务,开展宣传普及文明风尚、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建设平安莆田、创造文明交通环境、美化绿化城乡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十四届省运会召开;在全市开展“排队推动日”、“让座推动日”活动。2009年5月11日举行“排队推动日”、“让座推动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市倡导自觉排队、文明礼让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迎接十四届省运会创造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开展“文明礼仪推广”活动,莆田学院两个文明礼仪推广项目“年青的心,永远与文明相通”和“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双双被团中央评为“箭牌文明礼仪推广行动优秀项目”。“与志愿者同行·向世界说你好”项目还荣获第七届“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奖”。

二是开展扶危济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生活困难群众和老年人、残疾人作为重点对象,努力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劝募行动”、“关爱留守孩子行动”、“新春‘帮困送温暖’爱心行动”、“青年志愿者结对特教儿童”等活动,大力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受到广大群众好评。开展青年志愿者长期结对服务计划。在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各志愿者组织除结对个人外,还与SOS儿童村、福利院、光荣院、聋哑学校、盲校等机构建立结对关系,提供长期的家政、家教、陪护、慰籍等服务。开展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和欠发达地区计划”,共9批志愿者共213人赴欠发达地区提供志愿服务,在全省率先为大学本科(含)学历以上志愿者每个月补贴300元。开展以巾帼志愿者为主体的“连心工程”,共发动社会各界捐款200多万元,救助贫困妇女儿童近千名,资助“春蕾女童”500多人次。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截止目前全市已招募1902名“爱心妈妈”。三年来我市爱心妈妈以各种方式看望并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000多人次,解决实际困难2000多件(次),帮扶金达20万余元。2010年,启动了以“寻找爱心父母,为贫困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为主题的“恒爱行动”,招幕202名“爱心妈妈”为孤残儿童编织毛衣237件,让孤残儿童切身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开展爱心助学活动,近年来共为316人(次)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达622400元。今年中秋节期间,发起“我们的节日·中秋”为困难群体送月饼活动。发动各级文明单位和社会志愿者为困难群众和社会流浪乞讨人员送上月饼,营造了温馨、和谐、欢乐的节日氛围。

三是开展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抓住各类大型活动开展的有利契机,积极提供志愿服务,展示了志愿者良好的形象。积极参与每年“中国湄州妈祖文化艺术节”、“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中国莆田南少林武术节”、世界兴安同乡恳亲大会、世界莆商大会、市(县、区)党代会、人大政协会议等各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成为各大型社会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7年我市广泛招募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先后吸引近300人报名,入选3人,被分别分配在奥运村运动员班车站验证组、奥运村欢迎中心和奥运村媒体访客中心服务,充分展现莆田青年的良好形象,激发了广大青年的奥运热情。2010年,为迎接第十四届省运会召开,通过层层选拔,招募组织了3200名志愿者(其中赛会志愿者1000名,礼仪志愿者200名,驻地志愿者1000名,城市志愿者1000名)参与第十四届省运会的服务工作。在规范培训、考勤、评价等机制的同时,举办了誓师动员大会暨口号、主题歌发布仪式,设计制作了标志、口号、主题歌、服装、证书等,志愿者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先后组织志愿者参加第八届省老健会、“华昇杯”第二十届省侨界羽毛球邀请赛、全省人大系统乒乓球赛的赛会服务,成为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在我市开展第五届全国特奥会“迎特奥文艺巡演”、“圣火采集”、“火炬传递”活动中,来自武警部队、公安部门、电力部门、各大、中院校的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有关活动,为参加活动的残疾人提供服务,展示志愿者的良好风采。残疾人画家陈新宇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福建周的技艺展示活动,得到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开展文明和谐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红丝带”、“金晖行动”、“和谐社区行动”、“青年志愿者筑城行动”、“学雷锋活动月”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项目为载体,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走上街头,开展普法宣传、计生宣传、禁毒宣传、护绿保洁、便民利民服务、义诊体检、义务演出、义务维修、助学助残、保健咨询、无偿献血等,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各级青年志愿者组织还通过在社区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形式,有效地推动了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自1996年以来,每年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莆田市高校大中专学生利用暑期,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广实用技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项目,受到高校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参与。充分利用社区巾帼志愿者资源,组织开展关爱贫困家庭,救助失学儿童、春蕾计划等巾帼志愿者行动,拉近了社区家庭之间的距离,为更多的社区家庭志愿者搭建了服务社区,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形成了“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

五是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把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纳入政府应急反应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专业救援的重要辅助力量。如2003年SARS期间组织近万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青春同心、抗击非典”主题活动,2005年“1·6”特大交通事故期间组织60多名青年志愿者开展善后服务,2006年8月桑美台风期间组织20支青年志愿者应急小分队参与抗击台风工作,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组织市红十字会志愿者、登山志愿者协会、爱心志愿协会等QQ群发布“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葡萄酒拍卖会的大型公益活动,共募资金11万多元,物资30万元。联合组织了一场为地震灾区义卖书画作品大型募捐晚会,现场募捐107万,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组织青年志愿者上街为灾区募捐十多万元,踊跃报名赴川参加心理干预志愿服务,赴川2人,为灾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团中央、四川团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活动。至目前我市每年都有10000多人参加了无偿献血,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其中街头自愿达85%。同时还有400多名志愿者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9年,联合成立了莆田市消防青年志愿服务总队、莆田市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举办了地震应急救援青年志愿者培训班,青年志愿者服务社会突发事件的组织、机制更加健全。

六是开展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还海滩一片净土”、“关注木兰溪,保护母亲河”、“家园清洁”、“绿色环保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深入农村、社区,在重点区域开展植树造林、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牛皮癣”、宣传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为城乡环境美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普及志愿理念,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高度重视志愿服务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拓宽宣传渠道,着力建设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借用媒体力量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手机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开设志愿服务专栏,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和先进典型,营造人人了解志愿理念、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吸引了更多更广泛的人群关心、支持和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

二是运用文艺演出营造氛围。开展文化“三下乡”、莆仙戏现代文明小戏加演活动、社区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运用生动感人的文艺作品,广泛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展现志愿者的良好风貌和高尚情操。成功承办春暖2008“爱在莆田”中国(莆田)工艺珍藏品爱心拍卖晚会、“奉献爱心,共创光明”募捐晚会、“义卖助医活动”、“献爱心、油画义卖助残”“奉献爱心、歌唱辉煌”晚会等活动,加大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力度,形成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文化环境。

三是利用节日契机普及理念。以纪念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日”、 5月8日“博爱周”、12月1日“防艾滋病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 “全国科普日”等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举办知识咨询、万人签名、听取讲座、开展义演等活动,志愿服务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志愿者形象,着力推广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责任编辑:陈楠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