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报天气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服务大众。作为气象节目创作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气象编导只有具备了捕捉天气特征的敏锐性以及为不同服务对象提供精细化服务的能力,才能跳出专业的局限,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凭借着多年的气象知识积累和气象服务经验,马清立刻意识到,强降雨势必引发一系列气象灾害,惟有提早准备,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少灾害天气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产安全。于是,在这十几天里,马清和同事们利用一切节目空档时间搜阅资料,制作素材,斟酌文稿,力保在每期节目主持人出镜的短短几十秒里,用最精炼的语言,最形象的画面介绍暴雨预警,泥石流防御,雷电防御,洪水防御等气象知识,将气象科普作为指导公众趋利避害的有力武器传播出去。
面对工作的苦与累,马清满怀激情,积极应对。每当碰上复杂天气过程的时候,正是全体气象人最忙碌最紧张的时候。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预报员们慎之又慎,预报结论迟迟不能出炉。而在气象演播厅里,为着同样的目的,所有制播人员早已急如热锅上的蚂蚁。由于气象节目的播出具有严格的时间限制,预报稿晚到一分钟就意味着节目录制可用的时间少一分钟。因此,每到这种等待的时刻,就是节目制播人员压力最大,责任最重的时刻。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由于天气形势复杂,预报结论出来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而六点十几分开始各电视频道的天气预报节目将相继播出。短短几十分钟里必须录制十几档天气预报节目,时间非常紧迫,稍有不慎极有可能无法顺利出带,造成节目误播的严重后果。拿着刚从打印机里出来,还带着温度的预报稿,马清和所有人一样,心里早已是七上八下。然而,气象编导就像是一档节目的总指挥,指挥乱了阵脚必然导致满盘皆输。马清抑制住内心的不安,沉着冷静与主持人沟通顺稿,指导制作人员绘制天气图,合理安排节目录制顺序,并及时与领导联系请求后援支持,保证了持续性暴雨天气期间节目的安全播出。
天空的云高,高不过气象儿女的理想;大海的水深,深不过风云赤子的情怀。在气象服务这片广阔的舞台上,马清怀着赤子之心追逐着自己的人生梦想,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专业的服务换取社会的安康。
![]() |
责任编辑:徐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