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基层为重,文明建设争先锋。我们始终抓住创建这个主线不放,努力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创建文明村镇。我们在全市开展文明乡镇竞赛活动,在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开展争创文明村镇活动,在沿海开展创建文明小康村镇活动,在山区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镇活动,在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沿线村镇开展连片创建活动。各相关单位开展绿色小康村、文明信用村、民主法治示范村、敬老模范村、平安村镇、文明交通安全村、巾帼示范村等系列创建活动,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培育市级以上敬老文明村(居)306个、美德在农家示范点23个。先后在石狮、安溪召开农村沿海片、山区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积极推动泉州与三明区域共建,投入1000多万元援建三明5个原苏区县社会事业项目,成为我省山海协作、共建文明的典型。石狮发挥经济快速发展的优势,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文明逐渐融为一体。创建文明农户。在继续抓好“美德在农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五好文明家庭、敬老文明家庭、文明农户、守法户、文化户、科技户、卫生户、信用户等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学习型家庭、节约型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创评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与企业招工、合作医疗、子女上学、生产经营贷款等方面挂钩,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全市评选表彰各级各类文明农户(家庭)36.35万户。安溪“绿化家园、巾帼先行”、石狮“和谐家庭”、惠安“和谐村组”、泉港“美德家庭”等创建活动,在农户创建中发挥了积极有益的推动作用。洛江确立20个村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积极开展和谐家庭、平安家庭、美德家庭、自强家庭、学习家庭、节约家庭、廉洁家庭、环保家庭、诚信家庭、健康家庭等十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引导农民群众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勤俭治家、和谐固家,以家庭和谐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南安兰田村在全省率先创建新农民素质培训基地,开发“世纪之村”软件,先后举办培训和开展其他专题活动200多期,全村98%的劳动力和周边村落农民超过80000人次参加过各类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提升农民素质提供了有益借鉴。创建文明单位。努力拓展、延伸文明城市(城区、县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等创建平台,文明行业创建突出农村窗口建设,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完善网络,健全功能,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各行业创建一大批服务“三农”文明示范窗口。文明单位创建突出城乡结对帮扶,为农村办实事好事。全市1740多个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响应文明委号召,健全文明单位挂钩贫困村、贫困户工作机制,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从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帮扶,解决创建资金2000多万元。文明学校突出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教育和管理问题,22.3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市民待遇,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文明风景旅游区创建突出把景区开发建设与带动周边村镇服务产业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建突出安全生产、诚信经营、保护环境,树立文明形象,评选一批最佳信用企业、文明企业、文明诚信经营单位。文明集市创建突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制定文明服务公约,完善具体管理措施,制止乱收费、假冒伪劣、坑农伤农等现象。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改造农家店1846家,覆盖1435个村,服务农民350万人。德化针对农民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运用农村特有、农民喜闻乐见的“早市”和“夜市”,开展文化集市、科普集市、文明摊点创建活动,使集市成为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重要窗口。创建和谐村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农村党建“三级联创”,全面推行“一事一议”、民主听证和村务公开。石狮西港村建立民主议事、民主理财两套富有特色的民主管理制度,提高村务管理透明度。晋江东山村试行“户代表”票决制,党员、村民代表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南安兰田村成功实行无候选人直接“海选”村官,在农村民主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市99.8%的村开展决策听证,76%的村实行会计委托代理制,70%的乡镇党委和65%的村党组织基本实现“五好”目标,市、县两级不适应村全部实现整顿转化目标。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以“民主法治村”和“法律进农村”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农村干部依法办事的能力,推进农村依法治理,培育市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居)246个。创建平安村镇,组织道路交通、农贸市场、建筑工地、文化市场、集市庙会等综合整治,依法打击治理“六合彩”、“黄赌毒黑”、虚假信息诈骗等社会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所有乡镇全部设立综治服务中心,全部村居都配备综治协管员和平安中心户长。安溪打击虚假短信诈骗,洛江创新“警官兼村官”模式,惠安、永春将综治服务站点延伸到村居,晋江英林村30多家企业出资2300多万元成立“平安英林、清洁家园”基金会,把大量的民间纠纷和治安隐患解决在基层,遏制于萌芽状态,全市95%以上的村镇成为平安村镇。
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有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科学发展、改革发展的理念基本形成。各级各部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强化科学发展、改革发展理念,初步探索出产业带动型、侨资引领型、文化先导型、和谐促进型、造福搬迁型、生态保护型等农村建设典型。81.8%县(市、区)、80.4%乡镇、83.2%村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各县(市、区)农民收入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质量日益改善。“欢乐泉州”宣传文化进基层活动、文化低保工程、农村书屋建设工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富有成效,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广播覆盖率达到97.6%,电视覆盖率达到98%, 98.6%的乡镇和67.4%的村实现光缆联网,实现宽带和移动电话“村村通”,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明显改善。三是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优化普遍加快。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市享受低保农民达96272人,新农合全面实施,96.18%的农民享受“公费医疗”。晋江、南安、泉港、洛江、安溪、石狮建立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机制,30多万外来工、农民工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一批具有侨乡特色、规划科学、结构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的农村住宅小区和新型村居相继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公路硬化、通水、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四是文明创建、和谐创建的载体不断出新。农村精神文明连片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拓展,文明农户评选活动形式多样,文明村创建活动丰富多彩,文明小城镇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德化县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全市创建各级文明村镇434个,其中全国文明村镇4个、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39个、市级文明村镇126个、县级文明村镇263个,涌现出宽裕型文明村410个,41个乡镇入选福建省百强乡镇。
回顾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体会:一要注重围绕中心。只有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务服从新农村建设这个大局,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要注重群众需求。只有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原则,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实际问题,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要注重内外相融。只有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强化环境生态保护、村容镇貌整治、公共秩序管理和思想道德教育、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才能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四要注重城乡联动。只有打破城乡壁垒,落实惠农政策,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才能推动城市与农村齐头并进、互动共荣。五要注重健全机制。只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健全完善规范化、常态化的投入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才能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虚心学习兄弟地市的先进经验,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开启经济强市和现代化泉州建设新征程,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共泉州市委 泉州市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陈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