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解读:文明祭奠为何曲高和寡
http://wmf.fjsen.com 2010-03-30 15:13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祭奠的主要人群年龄偏大,对网祭等新方式接受较慢
石家庄市桥西区的王先生离开家乡湖北已整整5个年头了,由于工作忙,根本没时间回老家扫墓。从去年起,他选择了网上祭奠,在一家祭祀网站为逝去的父母建了公墓。“网上祭奠既省时、省力、省钱,又不受时空限制,同样可以寄托哀思之情、表达感恩之心,可谓一举多得。”王先生说。
近年来,石家庄、秦皇岛等地纷纷开办文明祭奠网。4月1日,记者轻点鼠标,登陆“石家庄文明祭奠网”,在网上纪念堂里可为先人选择墓碑样式、墓地背景,然后上传逝者生前的照片、资料,同时可为他们点烛、上香、祭酒、献歌、留言、清扫墓地,还可书写祭祀留言。
该网站负责人戴玉林说,网上祭祀既可弥补时空阻隔的缺憾,又符合现代人表达情感的习惯。石家庄市文明办主任薛建廷说,倡导文明祭奠特别是网上祭奠,有利于减少封建迷信活动和环境污染,不失为传统祭祀的有益补充。
虽然“一束鲜花,三鞠躬”、网上祭奠有诸多好处,政府部门、专家也在大力倡导,但这种现代的祭奠方式仍显“曲高和寡”,并不“叫座”。石家庄市民刘先生明确反对网上祭奠,“扫墓是一种文化符号,寄托着人们太多的情感,要把传统扫墓方式改在虚拟的网络上进行,原来的意味就变了,至少我暂时无法接受。”
“石家庄文明祭奠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网站2006年11月开通以来,在网上建公墓的不过380多户;而双凤山陵园建立的祭奠网也少有人光顾;石家庄市人民纪念堂免费设立了电子刷卡祭奠,祭奠者只需持卡在刷卡区一扫,亲人遗像便显示到屏幕上,供奠者拜祭,运行两年来办卡的人并不多。
双凤山革命陵园管理处主任赵松茂认为,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对网络不太了解,而这些人恰恰是祭奠逝者的主要人群。他们的传统祭奠观念根深蒂固,对新事物接受相对较慢,因此网上祭奠点击率不高就不足为怪了。
责任编辑:陈楠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