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文明的力量
近年,遵义市强力推进“六个一百”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西部茶海富了农家、美了山乡,三百里竹廊构筑了生态画廊、绿色银行,药材、养殖、辣椒、蔬菜、乡村旅游等,打牢“富”的基础。
“万村书库”、“农民文化家园”、“农家书屋”的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远程教育、“电视进万家”等工程实施,让农民“学”有条件。
常年活跃在农村的各种文艺宣传队伍近千支,每年为群众演出上万场次。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弹自唱,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农民运动会成了农民的节日。随之改变的是参加锻炼的多了、参与赌博的少了;打球比赛的多了、寻衅滋事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发生纠纷的少了。
结合“整脏治乱”专项行动的开展,农民群众植树、种花、排污水、清垃圾、治环境,昔日“脏乱差”的村寨变成了村容整洁的新农村。
在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遵义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即“党政引导、村组自治、部门联动、资源整合”的运行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合力;“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尊重民意、循序推进”的工作机制保障创建有序开展;“财政补助、单位帮助、群众自助、社会资助”的投入机制提供创建经费支持;“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入户、群众自主”的推进机制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目前,各级财政已投入专项资金3亿多元,部门帮扶、社会捐助超过1亿元,整合各种项目资金15亿元,带动农民投资投劳近30亿元,财政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