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宝鸡市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文明风   |  时间: 2010-01-22   |   文章来源: 陕西省宝鸡市文明办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遍地开花

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斐然。2009年,出台了《宝鸡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实施细则》,并聘请社会监督员对交通、卫生、城建等窗口单位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市级各部门大力协作,使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了条块相结合、硬软一起抓的工作格局。7月份,在中央文明委组织的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宝鸡市在全国114个被测城市中排名第33位,是西部地区唯一一家跻身前35名的地级城市,这为宝鸡冲刺第三届全国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五大创建活动”扎实推进。按照“巩固提高,示范辐射”的工作思路,在全市开展了以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创建活动”。向省文明办申报了30多家省级文明单位,建成市级文明单位100多家,对全市100多家届满的文明单位进行了重新确认,指导市电信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十百千万”示范工程作用明显。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深入开展“十百千万”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创建10个文明行业,100个文明单位,1000个文明示范岗(点),10000户文明示范家庭。2009年,主要开展了“10000户文明和谐示范家庭”创建活动,12月初,命名表彰了190户文明和谐示范家庭。建设“文明和谐新家园”,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在全市推广千阳、眉县、陈仓等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扎实开展“文明和谐新家园”建设。2009年,全市建立科技入户示范户51662户,培训高级农民1260名,先后举办了猕猴桃、桑蚕、布尔羊等40多类别的农业技术培训,提升了农民科技素质。开展“文明礼仪知识进万家”、“美德进农家”、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培养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意识。设立“乡风文明示范岗”,在全市建成了家庭美德、科技致富、爱心奉献、邻里和谐等15种类型的6000多个“文明和谐示范岗”,有力地带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科技示范户”、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出“五好”家庭12多万户,“好婆婆、好媳妇”6800多对,让农民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提升农村文明水平。花大力气改变城乡面貌,全市累计投入1.96亿万元,修建通村水泥路280公里,建成“村村文明一条街”1000多条,清理“三堆”3万多个,改厕4万多个,建沼气池25000多个,建成农家书屋140多个,文化中心户300多户、卫生室1500多个,美化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今年宝鸡市新农村建设中,五星村、四星村分别达到了53个、1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