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月11日讯 近年来,晋江市积极整合城市资源支持农村建设,形成以城带乡、统筹互动的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农村创建实效。一是引导城市物质资源支持农村建设。深入实施“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全市100个示范村累计完成投资11.66亿元,涌现省、泉州市级新农村示范村12个;开展“百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活动,已有78家企业与40个村结对共建,投入资金1.24亿元;深化“家园清洁行动”,7个镇、103个村通过省级验收。全市386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爱心慈善援助站,募集资金4591万元,特殊困难群众普遍得到救助。二是引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资源支持农村建设。把创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学校等活动延伸到农村基层,督促文明行业强化农村窗口建设,规范内部管理,简化办事流程,优化服务质量;督促文明单位深化城乡结对帮扶,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均结对帮扶特困家庭和经济薄弱村,共谋发展举措,签订帮扶协议,发挥单位优势资源为困难家庭、经济薄弱村办好事做实事;督促文明学校解决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农民工子女就学等问题,保证他们有学上、上好学。每年从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核拨近百万元,扶持农村文明创建。三是引导城市文化资源支持农村建设。组织实施“121”、“三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计划,有效整合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和媒体资源,充分调动市镇村三级文化力量和老中青三代文艺工作群体,创办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每年举办南音演唱、戏剧展演、侨乡灯谜、农民书画、广场文艺、球类联赛等基层文体活动上千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大农村文体设施建设步伐,扶持指导镇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创建两批30个文体建设示范村(社区),规范建设239家农家书屋,全市村村拥有篮球场和一套以上健身路径。大力拓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图书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业延伸到23个村(社区)及农家书屋,实行“流动图书点”模式,推动流动图书进农村,解决农民借书难、看书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