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经济发展同时 实现文化成果齐齐享的局面
文明风   |  时间: 2010-01-06   |   文章来源: 广东省中山市文明办
 

近年来,中山市以城乡统筹为契机,以合唱为抓手,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山实现了村村有文艺团队,文化成果齐齐享的局面。农民合唱大会首次唱响,近2万人次享受了群艺馆的公益培训,180多个非遗项目完成普查、第4届社区艺术节顺利举行……这些印记,真实地记录了中山过去一年的“文化足迹”。

■市群艺馆荣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

近年来,市群艺馆明确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基层,组织辅导干部深入镇区进行培训辅导工作。据了解,自2005年至今,先后为各镇区举办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摄影等公益培训班150个次,辅导节目300多个,展览100多个,演出达350多场次,观众达165万人次,活跃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早在2007年,全市所有文化站均达到特级标准,排名全省第一,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部文化站达到特级的地级市,为实现城乡文化硬件和软件无缝对接离做了大量的工作。

■全国首届农民合唱大会中山唱响

11月17日,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会在中山开幕,来自全国14个省、市和自治区的20多支农民合唱队汇聚中山,通过歌曲展示新农村风貌。

在中山,合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成熟的文化活动品牌,一种文化精神的代表。2006年4月,中国合唱协会的首个合唱基地落户中山。中山市全力承办了多个全国性的合唱活动,如2006年的首届全国合唱指挥大赛、2007年的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2008年的首届中国民歌合唱汇演、2009 年的首届全国农民合唱大会等。

中山的合唱始终关注基层群众,乡镇、农村的合唱始终是中山合唱的主体。今天,在常住人口不到150万的中山,保持经常性活动的合唱队已达到100多支,成员数以万计,合唱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首套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出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中山市群众文化工作的一大亮点,5月18日,我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由市群艺馆编辑出版的《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举行了首发式。这一书籍的出版,填补了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记载方面的空白,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终于有了“身份档案”。

近年来,设立在市群艺馆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全市各镇区开展地毯式的普查,到目前为止,保护中心已经完成了18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项目的普查,将小榄菊花会、醉龙和崖口飘色、咸水歌、沙溪凉茶等5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有一批非遗项目成功申报为省市级名录。还率先在中小学、社区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大力推动我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创建工作。

 
 福州市树兜社区举办家庭文化成果展 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