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厦门
厦门生态休闲农业的一朵奇葩
文明风   |  时间: 2009-12-30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文明风12月30日讯(通讯员 吴会明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镌刻在每个人疲惫的脸上。为家、为业,人们始终在努力,希望能够在个人财富增长与年龄增长的长跑中获胜。福建省厦门仙灵旗休闲农庄理事长陈水强就是这样:为了增收并带动村民致富,从种植到养殖,一步一个脚印勤劳打拼不怠懈,累计投资650万元开发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发展项目――福建省厦门仙灵旗休闲农庄,成为厦门市生态休闲农业的一朵奇葩。日前,来自全市50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聚集于此,召开首届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筹备大会,一致推荐陈水强为厦门市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候选人。陈水强说,“农庄文化经济”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提升,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回归。回忆自己20多年的实践努力,他对发展休闲农庄充满信心。

单一种果遭遇“卖难”

荒坡杂草野兔跑,池塘无鱼蛤蟆叫。这是昔日位于福建省厦门市与长泰县交界处集美区仙灵旗山下的真实写照;23年过去,这里已是山清水秀、花果飘香、羊肥猪壮……好一派丰收田园秀美风光。风风雨雨一路走来,作为山地拓荒者后来又被誉为“山地状元”的当地灌口镇农民陈水强,曾因单一种植水果遇遭过“卖果难”而吃尽“苦果”。

1986年初春,陈水强垦荒种果时,面积只有20多亩,启动资金则是从姐夫那儿借来的1000元人民币,没想到在山地上这一干就是20年。陈水强说,集美是厦门荔枝、龙眼主产区之一,全区仅荔枝年产量就达数千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开始种植的也都是荔枝、龙眼等大宗水果,且和其他种植户一样对果树进行嫁接改良,结果连续两三年,荔枝进入全面成熟采收期却遇上“卖难”,丰收硕果压弯枝头也沉沉甸甸地压在自己的心头。陈水强回忆说:“当时荔枝的果场采购价每千克2-3元之间,低则每千克不到1.5元。这样的价格,产量高的果农只能保本,产量低的亏本无疑,又因加工、保鲜技术滞后,最终没赚到钱。”1999年,他选择引进蜜柚、芦柑和台湾红龙果,以及菲律宾芒果等10余种时令性水果,将原来的30亩扩大到109亩的种植规模。由于种植技术匮乏,市场信息不畅,水果产量又低,投产两年多基本都在投入,没有效益。加上零星种植分散上市,受外地果品批量价廉冲出,地产果品钝积卖不出去。再就是当时经济萧条,人们收入下降时水果购买率降低,因此更难卖到好价钱。

 
 厦门生态修复经验将向全国推广 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