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道路养护、路灯管护、城市绿化管养、生活垃圾清运、街路清扫保洁、公厕管护等纳入市场化管理,原来预计需要投入管护资金1265万元,通过竞标实际支出1184万元,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管理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这是黑河市采取内部承包与外部竞标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的实行,市政设施养护进度和质量均好于往年。过去市区16条街路两侧和龙滨公园的绿化养护费用,每年支出都在22万元左右,没有成活的草木无法及时补植。以竞标方式发包后,该路段实施绿化补植、养护一条龙管理,每年仅需支付费用18.9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市地通过发动社会各界捐资赞助、出物出力筹集城乡建设资金。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也加大了对文明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哈尔滨市确定了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专项经费和文明办日常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并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投入纳入到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鹤岗市政府确定了“三优”工程实事25件,要求市县两级财政和各相关单位逐年增加资金投入比重,确保“三优”工程涉及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首次纳入责任考核 保证城市文明
进入年终岁末,厅局机关已经开始进入考核评比阶段。今年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成果被列为一项领导年度目标考核的重头戏纳入其中。
我省在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启动时就强调,要把创建活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纳入全省文明城市、文明城区、文明行业(系统)、文明单位的考核,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先进)、文明县、文明单位的推荐考核。
省委组织部首次将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对市地领导班子的考核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各市地党委政府对“三优”工作的重视程度。省“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为了增强考评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将考评主体多元化,赋予由省委宣传部、省建设厅、省文明办组成的督查组及省城调队和“三优”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同的打分权重,并制定了细化量化的考评标准,增强了考评过程的透明度和考评结果的公信力。(记者 孙佳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