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罗城:美丽的仫佬山乡 民族风情增添神秘色彩
文明风   |  时间: 2009-11-27   |   文章来源: 广西日报
 

该县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罗城工业区规划总面积10.37平方公里,正在开发建设的城东工业园3.17平方公里,投入了5000多万元用于园区公共设施建设,“三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现已有10家企业落户城东工业园。第二、三期实施的矿务局工业园和牛毕港口工业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评估报告正在编制。罗城城东工业园已获批为自治区级B类产业园区。

罗城,享有“三尖”(山头尖、筷子尖、笔头尖)、“三天”(天门、天河、天坑)的美誉。自古就有名闻遐迩的“罗城八景”,尤其是誉称为“小桂林”的怀群剑江风光、小长安武阳江风光和四把的“睡美人”等,景色迷人。罗城民风淳朴,“依饭节”、“走坡节”等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给罗城添上了一层令人神往的色彩。

罗城紧紧抓住作为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的特点,突出“生态特色、民族风情、文化风韵”三大特色,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的资源优势,以山水为本、民族为魂、对接桂柳,打造“一山一城带两江”的仫佬山乡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品牌。香港中国旅行社已将罗城作为广西风情之旅的目的地之一列入香港旅游市场。同时,该县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事业,以民族先进文化为主导,以仫佬族依饭节为平台,定于2009年11月28日在县城举办首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充分展示仫佬族的特色文化。

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实施“136”工作思路,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文化建设与民生事业齐头并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6年以来,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15%以上,全县进入了加快发展阶段。2005年该县荣获了第四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6年和2008年分别荣获广西第五届、第六届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县城B类特等奖。2008年荣获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08年度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最近,罗城县城已入选自治区文明县城。(韦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