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1月12日讯(通讯员 熊慎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办的“11届中国暨东亚地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11月11日在武夷山召开。来自我国及内蒙古、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越南、印尼等8个国家生物圈保护区和有关国家组织的官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黑兰办事处主任韩群力,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方茂田,韩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搓以,福建省林业厅副厅长兰思仁,南平市副市长杨荣邵,武夷山市政协副主席杨佑生等120多人出席会议。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遗产同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的两大保护系列。自1976年建立第一个生物圈保护区以来,在保护多样性、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维护相关的文化价值目标之间,达成一种平衡的指导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同,至今已有102个国家建立了510余个生物圈保护区。自1994年以来,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会议已召开10届,1994年8月和1999年9月分别在长白山和九寨沟生物圈保护区召开一次。
据悉,福建省自1979年建立第一个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7处,市、县(区)级自然保护区56处,自然保护小区3300多处,总保护面积达86万公顷,保护了全省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70%以上的典型生态系统和主要江河源头森林植被,25%的天然湿地,初步建成布局较为合理、类型较为齐全、功能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气候变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经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批准,福建天宝岩,广东南山,上海九段沙湿地,四川东阳沟,黑龙江乌伊岭、江翠北湿地等7个自然保护区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新成员,该网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对应,开展国际合作,人员与信息交流,引入新技术促进生物圈保护区等功能的发挥。
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在生物圈保护区中实施塞尔维亚纲要和马德里行动计划”主题展开讨论,深入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进行各地考察,并将推广学习地的典型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