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0月30日讯(通讯员 刘明辉) 10月22日,三明市梅列区洋溪乡孝坑村“农家书屋”正式建成投入使用。笔者走进孝坑村“农家书屋”,见到6个精致的书橱和书架内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摆放着3000多册农村实用的科技、卫生、文化书籍,还有四台崭新的电脑,有的村民在“农家书屋”里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津津有味地阅读,有的村民则上网冲浪,收集自己关注的各类信息。
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在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191个“农家书屋”的基础上,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与三明市委文明办共投入资金近20万元,建成“农家书屋”12个。至此,三明市“农家书屋”总数已达203个。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开展“农家书屋”建设,是贯彻落实全国“农家书屋”工程统一部署,根据我省全面启动“农家书屋”建设工程要求而实施的。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会议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徐铮部长,市政府陈凤珠副市长分别听取了会议精神的传达汇报,提出要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当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和文化建设,努力满足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方面文化消费需要,促进农村地区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徐铮部长在三明市第二届“全民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上,对如何加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怎样为农民朋友提供多读书、读好书的设施条件作出指示,还亲自为6家农家书屋示范户授牌。市政府办专门下文成立了由市政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文化与出版局、市委农办、市委文明办、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人口计生委、团市委、市新华书店为成员的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
二、制定方案,认真实施。三明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根据中央、省上的工作部署,结合三明实际,认真制定了《三明市农家书屋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农家书屋工作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保障。要求各县(市、区)要把农家书屋工程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评价地方政府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按照资源共享、有效利用、便民利民的原则,在书屋的选址上,市、县两级有关部门加强与乡镇、村的沟通和联系,统筹规划,从实际需要出发,经过反复多次比较选择,将书屋选建在村两委或文化活动中心,或选建在改造后的学校,或选建在农户家里,基本达到省上制定的标准和农民群众方便借阅的要求。
在省、市、县、乡村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以来共争取资金近177万元,完成191家省援助建设的村图书室改造任务。建成的191家农家书屋,基本上配备了书桌椅、书架、阅报架、阅览台、电视机、DVD播放机等,有的还是崭新的,这些设施的配备基本上是通过上级补助一点、部门资助一点、乡(镇)和行政村自筹一点的办法解决。
市委文明办与省读书援助协会采取协议书形式确定,双方自 2008年开始,在三明市12个县(市、区)共同援建12个 “农家书屋”。三明市委文明办从拟建“农家书屋”乡村的18个名单中精选12个文明村作为首批援建村,目前12个文明村“农家书屋”均已建成。每个文明村的基本配置是图书1000册和电子音像制品50种(张)以上,二项合计投入费用15750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统筹75%,三明市地方配套25%。
三、严格管理,有序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以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文明农村为着眼点,按照《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出版物推荐目录》(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编制),邀请专家挑选适合三明市农村需要的专门图书,主要有综合及进城务工类;特别推荐技术丛书类;农村适用法律法规政策类;医疗卫生保健类;实用技术类;文学艺术类;民俗风情类;文明礼仪类;家庭生活实用类;人口素质与计划生育类;农村环境及建筑建设类;经济管理、工具书、重点书;科普类;农村学生必读经典类;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类等十五类构成。
三明市对“农家书屋”实行严格管理,定期书屋检查面积、图书数量、音像制品数量、报刊数量、桌椅书柜防火等设施、图书编目上架、书屋管理制度、借阅登记情况、开展读书活动等,对不达标的,限期予以整改。各县(市、区)都加强了农家书屋工作的领导,高标准、高要求地抓好书屋环境、制度建设,加大了对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市委文明办等部门从2009年开始,将农家书屋工作作为文明村、文明乡(镇)的考评内容之一,从多方面促进农家书屋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