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厦门
共和国六十华诞喜看厦门侨乡三农新变化
文明风   |  时间: 2009-09-25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集美农民今儿个真高兴

――共和国六十华诞喜看厦门侨乡三农新变化

    文明风9月25日讯(通讯员 吴会明)今年74岁的集美区侨英街道叶厝社区张水华身体健朗,和蔼可亲。谈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集美区农民、农业和农村发生的可喜变化,他感受颇深,乐呵呵道:“那,简直就是翻天覆地!”

    9月22日,他对社区书记张武财和两委的同志说,很早的时候,叶厝村民以种植水稻、花生、高梁等农作物为主,1个大劳力1天计8个工分赚两毛叁分钱,基本维持温饱,80年代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生活开始有了转机。1995年初,叶厝作为集美区首批“村改居”试点,村民变成了居民,房屋出租、经营店铺、进厂务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2008年,叶厝居民人年均收入高于全区9060元,创历史新高,百姓生活因此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社区书记张武财高兴地说。

    农民收入 日渐增长

    2008年,集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060元,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各区前列。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股份项目,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助推器”。据集美区委副书记黄聪敏介绍,2000年以来,集美区先后共实施25个集体发展股份项目,总建筑面积81.8万平方米,总投资9.08亿元,现有20个项目建成,年收益3177万元,有效解决失地失渔农民的后顾之忧。

    当前,农村集体项目主要有三种模式,即村与村联合项目,如灌口同发、后溪同富通用厂房,灌口镇田头村等项目,由多个村联合投资,项目共有,分享受益;村独立投资项目,如灌口镇的上头亭通用厂房,黄庄外口公寓,侨英街道的凤林美通用厂房等,年收益全体村民分红受益;村集体与村民入股项目,如侨英街道的叶厝农贸市场综合楼等。

    目前,黄庄社区外口公寓几期项目已建成并出租收益,社区1200多名入股村民已连续三年获得项目股份分红共计320多万元,累计每人获得分红2500多元。在黄庄社区的“村务公开”栏目中,笔者看到:黄庄社区外口公寓出租收益逐年递增,2006年股份分红76.8万余元,每股600元;2007年股份分红99.4万余元,每股776元;2008年股份分红147.32万元,每股1150元。黄庄社区负责人白建华告诉笔者,村财壮大、村民增收,政府当初提出的“让失地失渔农民不失收”,如今已逐步变成了现实。

 
 厦门市集美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均衡发展 08-26
 厦门市集美区规范设置地名标志服务发展 09-02
 厦门集美区养殖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08-25
 厦门市集美区跻身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园区 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