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窗口行业到企业机关,500多万个青年集体争创优质服务
开了十几年车的老许,以前最怕的就是在收费站塞车,“收费员慢吞吞的,有点急事全让他们耽误了。”可如今,老许再也不“怕”
了,他几天前通过“全国青年文明号”八达岭高速公路清河收费站时,只用了不到10秒。
窗口内,一名收费员“盲打”键盘,因为可以节省低头看键盘的零点几秒,“这样就能让司机快点通行。”日前,清河收费站客户满意度评价系统也正式启用,“满意”、“不满意”两个按键,将工作人员的服务置于百姓的直接监督下。
而在10多年前,“都是司机主动奉上笑脸,即便这样,收费员不难为司机就不错了。”站长赵雪松回忆道,那时的清河收费站是事业单位,员工都是国家干部,“捧着铁饭碗,工作又吃香,压根儿就没有窗口服务的概念,更别提讲职业文明了!”
引“文明水”解“服务渴”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批国企改制,参与市场竞争。
“我们一下子从中央军变成了地方军。”赵雪松说,1999年,原属北京市公路局的清河收费站改为公司制,“当时心里别扭得很,以前依靠财政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收入也要和公司效益挂钩。”
“市场经济了,要想收入高,有好日子过,必须提供好服务。”当时的领导将“服务至上”的要求摆在了赵雪松等收费员面前。
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服务意识。而当时,提供服务时怠慢顾客、冷遇顾客、顶撞顾客甚至侮辱顾客,是窗口行业的通病。
正当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时,1994年,共青团中央联合国家有关部门发起了青年文明号活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职业道德保障。”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李克强这样解释创建活动的初衷,青年文明号活动的本质就是要求职业青年按照行业规范达标创优,动员一部分青年率先行动起来,起到示范导向作用,推动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
那一年初春,由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第一块“青年文明号”牌匾被挂在了首都机场最抢眼的地方。从那时起,文明风开始在窗口行业刮起来。
不仅仅是服务业,曾经优越感很强的邮电业,以“铁老大”自居的铁路也开始从百姓需求出发,以服务求生存。
今年8月30日,一跨进全国“青年文明号”北京市东四邮电支局的大门,迎面便是营业员友善的问候和亲切的微笑。不大的营业厅内,办事窗口书写部位铺上了透明胶垫,储蓄厅里摆上了碎纸机,服务台旁设有便民小推车,浆糊桌上还准备了用来擦手的毛巾。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在局长徐崇兰看来却是一种“隐身效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服务是窗口行业参与竞争的法宝,徐崇兰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顾客,赢得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