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5月31日讯 根据中央文明办《关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厦门市在端午节期间广泛开展了主题系列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活动始终,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导群众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教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一是围绕重点,突出主题教育。围绕社区群众和青少年两个重点群体,把“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和日前启动的“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以及第三届和谐邻里节活动结合起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5月23日,市委文明办、市社区办、市妇联、思明区文明委、厦门日报社联合开展了“厦门市第三届和谐邻里节暨“我们的节日”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表演了百人颂《离骚》,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湖里区举办“忆屈原、迎接我们的节日;树新风,共建文明的家园”的主题活动,举办首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党员、诗词爱好者瞻仰屈原雕像,吟诵屈原诗词,弘扬屈原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集美区23-24日举办了海峡两岸龙舟赛,来自海峡两岸的70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其中来自台湾的代表队有10支,加强了海峡两岸交流。思明区滨海街道举办“滨海娃娃 颂祖国 庆六·一 ——托起明天的太阳”第五届亲子嘉年华暨第三届和谐邻里节趣味运动会和“关爱行动走进千家万户”义捐义卖活动。湖里区开展以“牵手美文,共诵共享和谐”为主题的“我与父母同读书”活动,通过组织小读者朗诵表演会、“读一本好书座谈会”等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风尚,全面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举办《让生命充满爱》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展“大手拉小手、激情大家唱”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诗歌朗诵、拉歌联谊等形式歌颂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唱响时代主旋律,增强未成年人的爱国情感,丰富了未成年人的业余文化活动。
二是挖掘内涵,吸引群众参与。围绕“三贴近”原则,挖掘端午民俗内涵,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开展了包粽子比赛、家庭手工才艺展示、厨艺大比拼、端午节邻里茶话会等活动,其中包粽子比赛吸引了80户家庭(40对邻里)参加,比赛最终评选出最大的粽子、最漂亮的粽子、最好吃的粽子、最有创意的粽子和包得速度最快的粽子。组织“迎佳节·送温暖”活动,为低保户、贫困户、空巢老人,孤寡老人送去粽子。各区、各街道举办了面向辖区居民群众的节庆广场活动。思明区厦港街道举办了“奏和谐之曲,共建温馨家园”——端午节广场活动,开展义务补鞋、测量血压及趣味游园活动;同安区大同街道举办了“热闹百家宴,和谐邻里节”活动,社区居民群众踊跃参与。湖里区以“我的节日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组织“湖里区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举办合唱知识讲座、鹭岛花朵文艺调演、“青年才艺大比拼”、 诗歌接龙比赛等活动,组织物业企业与小区居民一起参与“拔河比赛”、居民跳绳、拍篮球趣味比赛,促进小区居民与物业管理人员感情交流。集美区开展了海峡两岸端午文化论坛、海峡两岸(厦门集美)书画作品交流展、特色美食文化节、端午诗歌文化节、青年创意文化节、南音表演等,给社区群众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
三是创新载体、营造节庆氛围。通过创新活动形式、载体,全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组织市属新闻媒体加大对“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的报道;通过社区简报、宣传栏和网络平台宣传端午节知识,让广大群众回顾历史渊源,增强民俗体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在节日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以市民学校为载体,大力普及科普知识和文明礼仪知识。各中小学开展中华古文诵读活动,在校园营造浓厚的节庆氛围。组织文艺能人、社区艺术团成员,在小区内开展文艺展演、秧歌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宣传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活跃居民文化生活,增进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周活动,社区志愿者纷纷进入社区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和贫困母亲家里,帮助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和解决其他生活难题。结合“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宣传,组织社区居民、青年志愿者对社区的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打造舒适、整洁、和谐的节日环境。
责编:陈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