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大江南北
八一帐篷学校:9名军人领966个北川娃
文明风   |  时间: 2009-05-06   |   文章来源: 文汇报
 

  “稍息,立——正!”新建的体育场上,966名小学生排成方阵,矩形队列的四条边线扯得笔直。羌乐响起,在老师带领下,孩子们有模有样地跳起羌族传统舞蹈锅庄。锅庄,是孩子们的课间操。这是记者今天上午在解放军某部绵阳基地八一帐篷学校见到的一幕。

  在校门左门柱上还挂着一块牌子,上书“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小学/刘汉希望小学”。

  去年5月21日,汶川大地震过去仅仅9天,在总装备部的关心下,占地1.5万平方米、投资近千万元的绵阳八一帐篷学校,便在解放军驻绵阳某部营区内建成了。主要来自原北川县曲山镇小学和邓家乡刘汉希望小学的966个北川娃重新走进了课堂,帐篷里响起琅琅书声。这里成为灾区复课最早、复课效果最好的帐篷学校之一。去年9月1日,尽管帐篷学校的名称没有改,但帐篷变成了板房,泥土操场也换成了塑胶跑道和人工草地球场。

  副校长李江告诉记者,目前这所学校由驻绵阳某部和北川县教育局共同管理,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学;这里有浓厚的军营文化氛围,同时非常注重羌族特色传承。

  戴眼镜的李江,一身戎装,他是某部教导大队的副大队长、中校军衔。

  从帐篷学校开始搭建,到学生们搬入板房,带兵的李江,逐渐转变着角色。“能带好兵,也一定能带好孩子。”和他一起许下承诺的,还有8名军人。去年7月4日,帐篷学校被四川省国防教育委员会批准为“少年军校”,李江他们有了更大的施展专业特长的空间。

  尽管给孩子们上课的老师,还是原来曲山小学和刘汉希望小学的老师,但五年级一班的学生王静杨感觉,这所新学校和过去的完全不一样。“每天早上7点起床,晚上10点睡觉,跟解放军叔叔一样,都很准时。”说着帐篷学校“半军事化”的学习、生活,王静杨很有些“少年军人”的神气。

  这些经历了地震伤痛、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孩子,刚到帐篷学校还很不适应,但几个月下来,李江他们带着孩子们出早操时,跑出的都是齐刷刷的“一——二——三——四——”

  见到老师立正行礼,一年级起自己洗漱,二年级起不把脏衣服带回家,早上打扫过的校园能保持整洁直到放学……列举着孩子们的改变,李江很欣慰。虽然,八一帐篷学校是临时的,因为再过几年,新北川县城建好后,它的使命就结束了,但李江满怀信心:“这些良好的习惯,会让娃儿们受益终身的。”这一段特殊的学习经历,一定会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永难磨灭的印象。(记者 陆伟强 黄维)

责编: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