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听取群众意愿:市民从反对,到支持,到期盼
厦门人爱厦门,建高架桥、快速公交系统的消息,引来民意表达潮。热线电话、邮箱、网站留言等,先后收到市民意见、建议7000多件。
“如果多数市民反对,宁可不建!”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
工程方案通过媒体公布、解读。指挥部设立了8台热线电话,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全方位开展与市民的沟通。“把对景观的影响降到最低,让BRT成为厦门新景观!”厦门市副市长裴金佳说。市、区领导带队入户走访、慰问沿线居民,召开10多场座谈会,听取意见。
厦门市统计局受托进行民意调查,全市随机抽取640个有效样本,结果86%的市民赞同建快速公交,不赞同的占4.4%,9.6%的人表示无所谓。决策得到了民意认可。
如何兑现对市民的承诺?BRT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晓舟说,细节决定成败,从设计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贯穿方便市民的理念。
他们创新集约利用土地方式,高架桥巧用绿化隔离带,不征地不拆迁;站台和行人过街天桥连接!
创新工程景观设计,大至道路、站台、桥墩,小至隔离栏、指示牌、把手,全景观设计;铺设降噪沥青,建隔音墙!
创新指挥调度系统,采用全智能化集成管理!
创新计价方式,3毛钱起价,按里程每公里加一毛钱,最大可能为市民减负!
创新运营方式,开通公交连接线,在枢纽站设立自驾车停车场,实现普通公交、自驾车、自行车与快速公交的“无缝对接”……
BRT开通了,一位曾激烈反对的退休干部,握着工程建设者的手说:“你们太不容易了!”感谢市民,没有这些不同的声音,BRT不可能建得这么好!
在今年厦门两会上,海沧、翔安两区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交建议,呼吁尽快开通从岛内到这两区的快速公交线路。
BRT改变厦门:出行首选公交,促进城乡融合
新生活,新理念!公交优先,改变了厦门什么?
放弃小车专车,出行改选公交,正在厦门变为现实。毕业于福州大学的钱芳,在厦门一家财务公司上班,BRT使她让小车入库,上班时间缩短一大半,来回只花一块钱!
为了使更多的市民认识快速公交,开通之初,市政府向市民派送了4万张免费体验券;向沿线住户赠送了1万张50元的E通卡;为方便市民,公交公司在各站点,开设了18条连接线,高速运行的短途公交,把BRT乘客送入沿线社区、单位或公交站点。运营半年,乘车人数从每天4万人次,提高到现在的近18万人次,社会效益显现,与小车相比,百名乘客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5倍,有害气体排放最多可降低15倍左右。
BRT改变了厦门的时空距离,住在城里、工作在城外的半小时经济圈开始形成,城市的框架拓展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将由此推进!
责编: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