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南平
武夷山市一位下派干部的老区情结
文明风   |  时间: 2009-03-17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文明风3月17日讯(通讯员 熊慎端)从2000年7月开始的武夷山市大批干部下派农村担任党支部书记,至今已走过10个年头,并结出丰硕果实,有力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在这支优秀队伍中,有一位下派2次,转战2个行政村、且都受到老区人民交口称赞的村支书,他就是武夷山市十四届人大代表,上梅国土资源所所长兼乡公路站站长江太荣。

  在上梅乡江太荣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他因干事雷厉风行,一心扑在事业上,对百姓充满深厚感情而出名。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全市惟一拥有两次下派经历者。早在2003年7月,他被派往海拔600多米的白水村,成为全乡最大行政村的下派书记,为不辜负宋代词人柳永故乡的2700多父老乡亲的期盼,他带领村民种烟,修路,爬山涉水,访贫问苦,解决一件件历史遗留的山林纠纷问题,维护了山林稳定,3年间,村民收入明显增加,当他下派工作结束时,老区人民对此依依不舍。

  上梅乡首阳村山高路徒,全村1460多人口进出都要走山间小路,物资靠手拉车或肩挑背驼,劳动强度很大。首阳村因班子不团结,形不成战斗力,工作几乎陷入瘫痪状况,没有村部更成为全市115个行政村中的惟一,村民缺乏民主议事、文化休闲等活动场所,向心力更无法凝聚。2007年7月,江太荣再次受命于危难之际,他说:“乡党委这样信任我,作为受党教育多年的党员,自己只有挑起重担,干出一番成绩来,才对得起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江太荣依然从稳定入手,引导村两委把思想统一到为民办实事行为上来,使他们不再勾心斗角,互相拆台。他带领村干部深入各家各户,倾听群众的心声,将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带回,逐一研究解决,以实干赢得村民的信任。

  针对村民反映强烈,迫切希望实现农村道路硬化的心愿,江太荣立即向上梅乡党委、政府汇报决心,得到肯定后,他又积极与市交通局及挂点该村的市委组织部联系,有关领导对此十分支持,不仅为首阳村多方争取资金,而且还派出专业技术队伍,立即进行现场勘查,使首阳村道路建设列入“全市村村通”盘子,经过1年多努力,去年7月,首阳村村部至厅下村村部,全长14公里的水泥路终于开通了,首阳村民为此感激不己,联名上书给市委、市政府,表扬市交通局、市委组织部及乡党委、政府为老区人民开通了幸福路、致富路。村主任游汝旺说,首阳村有1万多亩竹山,年产毛竹20多万根,笋干、鲜笋20多万公斤,过去不通公路,资源大多烂在山头上,村民守着金山银山受穷。如今通了公路,村民劳动力大大减低,节约了许多生产成本,村民收入自然提高,这一点,村民对下派书记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都赞扬有加,在村部与外界开通公路后,江太荣还多方奔走,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开通了木地溪、彭墩、杜畲、桃林等几个自然村的20多公里竹山机耕路,方便了村民毛竹源源外运。

  作为市十四届人大代表,江太荣十分注重为民请命,他宁可自已辛苦些, 也要千方百计把为民服务的实事办好,在他不懈努力下,投资13万元的首阳村部终于建成,告别了村两委租用民房办公的历史,村民从此有了参政议政的场所,村里民主政治生活步入正轨。江太荣感慨地说:“两次下派我都融入深深的感情,能有今天的变化,是上级党委、政府及交通、组织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我个人只有尽了微薄之力,能为老区人民效劳,我终身感到荣幸,谢谢老区人民给了我农村锻炼的舞台。”

责编: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