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八闽创建
柘荣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纪实
文明风   |  时间: 2009-03-10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载体和就业机制建设,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就业、再就业率。2008年新增城镇就业61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1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8%。做好城乡低保和医疗保障工作,2008年农村和城镇低保人数分别为5604人和1056人,年发放保障金55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7.6%,全年核销医疗费565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启动实施,发放补偿金40多万元;医疗救助工作扎实开展,发放医疗救助金89万元。扶贫开发工作取得较好成效,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10个扶贫开发项目顺利完成;三年完成“造福工程”和滑坡险情村搬迁719户3236人。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率先在全市建立“预警到乡”防汛机制。做好救灾救济,着力解决好群众灾前紧急转移安置和灾后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4、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完成村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援助工作预案》等相关预案的编制工作。建成县疾控中心综合办公楼,改扩建县妇幼保健所,创建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在全市率先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8‰。开展以儿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卫生义诊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进村、进社区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质。

  5、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加大城区绿化投入和广场绿地建设的同时,加大废弃物处理力度,建成北区垃圾中转站一座,完成城区污水管网铺设,动工兴建污水处理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集中对龙溪流域、工业污染、城区污染、“青山挂白”、城乡“脏乱差”等实行整治,确保沿溪单位达标排放,以及城区烟尘控制、环境噪声、饮用水质的达标。加大节能减排力度,2008年全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0.4%,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控制在75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30.8吨,均在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以内。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市前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双城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目前正在争创国家级生态县。

责编:陈玮

 
 建宁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总评动员大会 03-04
 泰宁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纪实 03-03
 和谐家园——泰宁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纪实 02-18
 [三明]和谐家园--泰宁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纪实 02-18
 [泰宁]和谐家园 文明泰宁--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纪实 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