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泉州
晋江:争创省级文明城市纪实
文明风   |  时间: 2009-03-08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长效:实现文明持续

  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不仅需要创新,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势。晋江近年来在城市管理、政务管理、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保证创建文明城市的运转。尤其是移风易俗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培育出勤俭节约的好风俗。

  据晋江英林镇柯坑村老人会的统计,自该村新村规民约施行以来,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佛事省办。在新的村规民约实行后的第一个月,该村的7起红白喜事全部按村规民约简办,捐献了近两万元资金给村里慈善基金。

  柯坑村老人会会长张天满欣喜地说:“晋江启动制定村规民约,并实行定期检查执行成效的做法很好。有钱人宴席办得少了,不仅不会觉得丢脸,反而为村里所有人都做了很好的表率,让移风易俗得到长效良好的执行。”

  在创建文明城市中,晋江市领导把构建长效机制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从自身做起,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2007年8月8日,一支由晋江社会各界2000多人组成的“扫街”队伍走上晋江市区大街小巷。晋江市领导带队,为这个城市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洁。晋江市政府有关部门以承办晋江市政协重点提案为契机,把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纳入“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

  如何形成一套切实有效地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长效机制?杨益民说:“晋江要建立以群众积极参与为主、专业队伍清扫为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环境卫生天天都要管,处处有人管。”

  提升:迈向现代文明

  城市美了,交通顺畅了,人的精气神才能在这种美的熏陶中净化、升华、凝聚。晋江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其实是提升城市品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市民的素质也提高了。

  在创建文明城市方面,晋江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关注民生,不断提升晋江文明。

  “厕所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民生不关注,那关注什么?”2008年7月1日,在晋江市梅岭街道的一座新建的公厕旁,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晋江市委副书记陈健倩等领导带队察看公厕建设。蹲位够不够用,有没有设镜子,绿化够不够?围着这个民生问题的城建项目,晋江市领导仔细地考量,并提出建议。以前晋江市公厕数量不足且档次不高,市民外出如厕难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晋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范围内新建15座公厕,并将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从最小的细节考量民生需求,政府与民同心,通过创新手段和长效机制来创建文明城市,这直接提升了晋江现代文明城市的水平。“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可以发现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泉州市委常委、晋江市委书记杨益民表示,参与文明城市的考评是一次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让城市达到规范标准的考评要求,城市水平自然就提升了;晋江的城市建设、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市民的素质就能借此得到提高和完善。

  点滴之中见文明,细微之处显素质。在街上,随时可以看见或戴胸章、或戴袖章的市民,他们有的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城市的不文明现象,有的自发组织清除城市“牛皮癣”、协助交警指挥交通、开展义务巡逻,有的挨家挨户宣传创建活动。

  如今,晋江许多成绩均走在全省、泉州市前列。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0.52亿元,财政总收入7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78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63.3%、86.3%、100.9%。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晋江居百强县(市)第6位,在2006—2007年度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中晋江成为福建省唯一入选的县级市,居全国县级市第5位。

  三年来,全市主要市政工程项目履约率达到100%,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5%,荣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实现全市386个村(社区)基层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的全覆盖。

责编:林芳斌

 
 晋江:迎接省级文明城市总评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