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主题实践,打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以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重点,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市民精神境界。德育“三牵手”、“三礼”教育等“心手相牵”活动得到中央文明办肯定并向全国推介。
一是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宣传栏等阵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追求卓越、和谐永安”城市精神。三年来,印发《文明礼仪手册》、《奥运知识(礼仪篇)》、《文明市民教育读本》7万多册,编印融经济、金融和健身健康、文化体育、医疗医药、电脑电器等内容为一体的《文明市民学校教育材料》近10万份。加强网吧监管和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建设,推行文明单位为未成年人办实事制度,在中小学建立心理咨询室,构建“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教育网络。健全和完善全市2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办好文明市民学校,培育各类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刘惠芬同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海西时代女性”称号,叶淑婉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杨英选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范韶勇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好法官”,吴立斌被评为2007感动福建十大人物之一,农村妇女赖美淑被评为福建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二是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持续实施“春蕾计划”、“金秋助学”、“春风行动”、“一助一”等形式扶贫助学工程,连续13年组织各级文明单位与特困户开展“扶贫济困、情暖燕城”结对帮扶活动,2006-2008年以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为主的社会帮扶困难家庭的款项达1100多万元。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慈善捐助机制,市慈善总会成立三年来,共募集慈善基金2300多万元。特别“5?12汶川大地震”捐款1510万元,居全省县级第二、山区县(市)第一,文学艺术界还联合民营企业家为灾区举办“义卖、义拍”大型赈灾活动,最让人感动的是102岁的老人周树贵,儿子靠人力三轮车谋生,自己享受市政府百岁老人生活补助金,生活困难,亲自到赈灾现场捐了1000元的场面,市卫生局、供电局派出医疗救护、电力保障救援队伍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此外,去年为救助身患白血病的永安九中学生郑洛松,在短短的10天时间社会各界捐款80多万元,反映该事迹的专题片《爱的力量》2月17日、18日在中央电视台《道德观察》栏目专题播出,福建省电视台、福建日报等媒体做了专题跟踪报道。
三是持续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促进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达99.97%、初中入学率达96.39%、适龄幼儿入园率达86.4%,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90%以上,各项指标均保持省、三明市前列。不断完善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长效机制,确定市区4所小学和2所中学为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免除进城务工子女3200人借读费400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三年共补助城乡义务教育公用经费3300多万元,为1.79万名农村贫困学生减免书本费250多万元,为4740多名农村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费近200万元。重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每天组织师生开展1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投资1.1亿元新建电大永安分校、进修学校教学综合楼和三明外国语学校。充分发挥乡镇成人文技校作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三年参与培训、讲座的农民达1.15万人次,槐南文技校被评为全国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同时,开设《社科之窗》广播专栏,建立永安科技网,各乡镇、街道(社区)普遍建立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画廊,定期举办科技宣传周活动、科普进社区、科普下乡等宣传服务活动。三年来,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福建省科普先进市称号,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福建省新农村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另有省级科普示范社区6个、乡镇(街道)3个。竹重组材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列入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7个,新增专利23项。
四是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顺利通过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范市验收,是全省八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县之一,曹远、大湖、安砂被列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乡镇。实施文化“十个一”工程,修建贡川历史文化陈列馆、抗战名人陈列馆、中国林改展览馆等一批展馆,不断完善龟山文化广场、南山公园、文体健身休闲中心广场等功能设施,实施乡镇、村居健身路径工程。成立文管所,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目前,我市有国家级文物安贞堡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水“大腔戏”,有省级文物吉山抗战文化遗址、笋帮公栈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腔傀儡戏、贡川草席制作工艺、安贞旌鼓,王华、邓丽娣、罗立根等3位民间艺人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市图书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馆,市档案馆被评定为省一级档案馆,市文化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馆。我市荣获福建省文化先进市称号,曹远镇文化站被中宣部、文明办、文化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群众性文体活动日趋活跃,实行向乡镇、街道下派文体辅导员制度,建立农村流动图书站,成立全省首个“农村文化协管员之家”指导基层开展示范创建和文体活动,该特色做法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国文化报》、《海西文化信息网》推介。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燕城飞歌”大型歌咏比赛、烟农歌王赛、唱响燕城歌手擂台赛、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魅力城市歌曲创作及演唱等大型文体活动,逐步形成城市社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演出”、农村“乡乡有队伍、村村有书屋”的格局。小品《我爱我家》、《总书记回信了》分别荣获第八届华东地区小品比赛一等奖和全国“第五届‘四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铜奖;七色光艺术舞蹈学校在’2007李宁杯全国幼儿体操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全省唯一);新安社区被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龙岭社区被授予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燕北街道被授予“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三年来共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卫生保健知识、文艺精品等下乡宣传活动20多次。塑造特色文化品牌,打造“琴都永安”,成立全国第一家国有琴院永安市西峰山琴院和被中国琴界誉为“华夏第一琴堂”的“劲草琴堂”,福建省艺术研究院闽派古琴艺术研究中心落户永安,被定位为“八闽古琴出永安”,永安市西峰古琴产业园区被评为第三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仅15个)。举办首届中国古琴大师新年音乐会、参加厦门水手节、深圳文博会的古琴展示表演活动,举办 “盛世华章?魅力永安”专场音乐会,扩大永安作为闽派古琴故里、中华弦歌之乡在海内外的影响。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成立文化出版行业协会,深入开展文明上网、文明办网、“网吧守法经营宣传月”和“禁未”、“反盗版”和“扫黄打非”专项整治活动,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2008年停业整顿4家,依法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1家,罚款3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