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车”诉求民声
“四卡在手,服务全有。”这句顺口溜来自鱼洞街道沿河村村民之口。
“四卡”指的是村党委发给群众的支部联线卡、党群连心卡、工农联姻卡、社团牵手卡,卡上印有村党委和结对联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和便民服务电话,方便群众联系。全区已发放各种连心卡3万余张。
按照“自愿结对、量力而行”的原则,巴南区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按照“经济部门联发展村、两新组织联贫困村、农业部门联产业村、政法部门联矛盾村、党群部门联软弱村”的原则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动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员自愿选择1至多名困难群众结对,以签定承诺书定人联系、发放党群连心卡广泛联系的形式,通过上门、电话、手机短信、网络QQ、书信等方式,为群众诉求开设“直通车”。
目前,全区已有近万名党员签定了联系帮扶承诺书,承诺事项1.6万余项,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万余条。
事事落实
“没想到这么快路就修通了,村党委为村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界石镇桂花村村民钟其国说。
2008年12月,村民钟其国提出了修通桂花村大河湾社的公路的建议,村两委会专题研究后,用3天时间协调解决了土地占用等问题,10天就修通了一条3.5公里的公路,解决了上千村民出行难问题。
为了确保群众反映问题得到及时落实,巴南区按职责内、职责外、不能解决、牵头解决四种情况,建立了10天、20天、30天、40天的办理反馈机制,统一设计了群众意见登记簿、意见办理反馈单和交办单,确保群众意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目前,全区已登记群众意见1564件,办结群众意见并反馈本人1423件,办结率达91.5%。
“群众动嘴,党员跑腿”。巴南区还建立了区、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为民办事代理网络,组织党员义务为群众代办手续证照、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和农业技术服务、反映其意见建议等,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全区党员已义务为群众代办各种事务1890多件,服务和方便了群众。
责编:陈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