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着力构建齐抓共创格局。一是着力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性工作和重大问题,成立了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7个工作组,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精心组织,靠前指挥,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先后召开了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的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省市共建联席会议、市文明委全体成员(扩大)会和创建工作点评会等,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各级各部门严格实行创建工作“一把手”责任制,形成了创建工作组织领导的强大合力。二是着力构建扎实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检查推动工作制度,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每周开展创建专项工作分组检查活动,召开各城区创建工作点评会,层层传导压力、输送动力。坚持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制度,成立了4个专项整治工作协调组、督查组,并由相关市领导领衔、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任组长,加大工作落实和问题整改力度。坚持工作例会制度,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各创建工作组坚持实行周例会制度,制定有效的整改工作方案、工作措施;刊发创建工作《简报》,及时总结推广和通报各城区、市直各部门创建工作成效和进展情况。创新点评会制度,点评会上不讲成绩,专挑毛病,将各种检查暗访中发现的问题拍成录像片,这种刀刀直指软肋的点评,是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的“独门兵器”。三是着力构建严密严管的监督考核机制。市委常委会专门研究创建工作监督考核制度,把创建工作与年度绩效考评相结合,严格执行督查纪律和奖惩措施。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化,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市领导包区督查工作小组,全天侯、不间断地对五城区创建工作开展明查暗访,每周一通报,对工作不落实、不作为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实行黄牌、红牌警告,并在《福州日报》刊登,情节严重的进一步采取组织处理措施,实现了创建工作逐块过关、逐线过关、逐项过关、逐点过关,有力构筑了创建工作“条条”“块块”和点、线、面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督查体系。同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行风监督员积极参与创建工作,新闻媒体及时监督曝光,为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起良好的推动作用。四是着力构建有序有力的保障机制。强化创建工作的机构建设,从市直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市“创建办”专门机构,各城区、市直主要部门也成立了各自的创建机构,切实做到队伍有力、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工作到位。市委文明办配备了一正三副领导职数和两位副处级非领导职数,人员配备到位。市、区两级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创建投入机制,仅去年,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创建工作各项经费近26亿元;在财政核拨200万元年度经费的基础上,对市“创建办”再次追加近50万元工作经费。
最近我市再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但是,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有待克服和改进。我们将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城市创建工作先进经验,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的工作态势,切实做到创建工作不松、创建标准不降、创建力度不减,凝全市之心,聚全市之力,努力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持续发展,为福州市在两个先行区建设中打基础、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营造文明社会环境。
责编:陈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