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目带动、求实见效,认真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一是大力开展市容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掀起市容环境卫生大会战高潮。完善市、区、街三级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网格化运作模式,切实加强道路清扫保洁、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等的专项整治工作。通过整治,市区内主次干道保洁落实到位,乱张贴、乱涂写现象得到有效整治。二是大力开展城市交通专项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畅通工程”建设,采取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方式,通过宣传教育和严管重罚,全面开展治安交通大整治行动,加强公交车、出租车驾驶人员文明服务、优质服务的教育管理,出租车、公交车违章现象逐月下降;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营运,营造了有利市民群众出行的文明、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三是大力开展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清理整顿占道、临时市场,促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占道市场清理规范;扎实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加强“五小”店、中小餐馆、沿街店面等的规范经营工作;提升“早餐工程”网点的规范便民服务,全面整治大型超市及其周边的环境卫生,为市民群众购物营造文明、有序、舒适的市场环境。一年来,共整治占道临时市场60多个、取缔35个;整改到位“五小”店和中小餐馆近5000家、取缔700多家。四是大力开展户外广告、建筑工地专项整治工作。分类推进城市道路两旁公益广告和立地广告、沿街店牌店招以及大型户外广告整治工作,加大城区主干道沿线和重点建筑工地的整治力度,强化城区小街巷整治,对重点公共区域、主要营业性场所和城市社区的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完善。一年来,五城区共整治小街巷100多条,拆除违章大型商业广告和店牌店招3000多面,整改到位10000多面,制作大型公益广告100多面。通过专项整治,有效地治理了一批陋习、纠正了一批顽症、破解了一批难题,切实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市容环境。
四、积极引导、广泛发动,致力营造创建工作氛围。坚持把提高人的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尊重和发挥市民主体作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形成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在强化宣传发动上,突出“爱我有福之州、创建文明城市”主题,组织编写并发放《福州市民文明礼仪手册》2万多份,举办文明礼仪知识讲座、“文明风尚”短信文化节和公务员文明礼仪形象大赛,制作文明礼仪动漫宣传片。在福州日报、福州电视台开设“文明行为大家谈”专栏,在重要街道、重点部位设立公益广告,向市民发送“告市民群众一封信”等,全方位、广覆盖地持续宣传发动,使创城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加强市民教育上,注重创新教育方式,开展以“争当文明福州人”为主题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开展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组织以“崇尚文明楷模、构建和谐福州”为主题的“文明使者”、“身边的好人”评选和“道德模范网上行”等活动,着力增强广大市民群众在文明礼仪规范等方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福州十大名片”评选和福州城市精神提炼评议活动,大力弘扬“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福州精神,激发了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智慧;开展外来务工青年歌咏赛、青年活动月以及新小市民讲坛等活动,不断改进外来人员思想道德教育。致力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坚持以“有福之州、书香满城”为主题,连续三年举办“福州读书月”活动,评选十大“书香门第”、“读书明星”和一批学习型组织;创立全省首个乡学讲坛——闽都乡学讲习所,全市各级各类常年开展的讲座、讲坛达二十几个,新建一批市级社区文明图书室和农家书屋,满足了市民的知识渴求。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涌现出延安中学、福州二中、福州三中、则徐中学等各具特色的德育典型,网吧整治等做法经验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肯定。在夯实基层基础上,坚持抓好“细胞工程”。在城区,不断深化“六进社区”活动,全市现有20个省级文明社区、54个市级文明社区、35个绿色社区、208个“无毒害社区”,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市的城市,四个城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在农村,结合实施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扎实推进“家园清洁行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婚育新风进万家”、“美德在农家”等活动,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在行业,切实抓好行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全市现有省级文明示范窗口25个、市级文明示范窗口97个。军民共建、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进一步拓展。在“5·11”奥运火炬在福州传递活动中,百万市民的文明、理性和激情,保证了火炬传递活动的圆满成功,被北京奥组委评价为国内传递活动最成功的城市之一。在去年我国南方遭受冰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等事件发生时,广大市民和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纷纷捐款捐物,伸出援助与友爱之手,充分展示了榕城人民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
|